第六十三節 治療月經後期常用的驗方有哪些(1 / 1)

蔡氏化瘀調經方

藥物組成:赤丹參、當歸、赤芍、白芍、製香附、懷牛膝、茺蔚子、澤蘭葉各9克,川芎、紅花、月季花、炒枳殼各4.5克,川續斷12克。

應用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早晚服。

功能主治:化瘀調經。主治血虛瘀滯所致的月經後期。

聖愈五子湯

藥物組成:黨參、黃芪各30克,當歸12克,川芎6克,熟地黃、枸杞子、覆盆子、紫河車粉(衝服)各10克,酒炒白芍、菟絲子、淫羊藿各15克,雞血藤、鹿角片各18克,砂仁5克。

應用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早晚服。

功能主治:補腎填精,益氣養血。主治腎虛血虧、衝任不足之月經後期。

溫經攝血湯

藥物組成:熟地黃(酒蒸)、白芍(酒炒)各30克,川芎(酒洗)、炒白術各15克,柴胡、肉桂各1.5克,五味子18克,續斷3克。

應用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早晚服。

功能主治:溫中補虛。主治月經後期。

歸芍六君子湯

藥物組成:當歸、白芍各6克,人參、茯苓、白術各4.5克,陳皮、半夏各3克,炙甘草1.5克。

應用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早晚服。

功能主治:補氣健脾,化痰利水。主治脾胃不足、痰濕內阻之月經後期。

溫經湯加減方

藥物組成:當歸、川牛膝各9克,川芎6克,白芍、烏藥各10克,肉桂、甘草各3克,莪術15克。經量多者,去莪術、川牛膝;腹痛有血塊者,加蒲黃(包煎)9克,五靈脂12克。

應用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早晚服。

功能主治:溫經散寒調經。主治血寒之月經後期,症見月經延後,量少色暗有血塊,小腹冷痛,熱敷痛減,肢冷畏寒,舌苔白,脈沉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