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節 治療月經過多常用的驗方有哪些(1 / 1)

清肝調經湯

藥物組成:鉤藤、赤芍、白芍、炒川續斷各12克,炒梔子9克,牡丹皮、焦山楂、五靈脂、茯苓各10克,炒蒲黃(包煎)6克,炒柴胡5克,益母草15克。

應用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早晚服,宜於行經期服用。

功能主治:清肝解鬱,化瘀調經。主治月經過多,月經提前,經前乳房脹痛,經期血塊多等。

上海甲方

藥物組成:生地黃、白芍、女貞子、墨旱蓮各12克,大薊、小薊各15克,炒槐花、茜草各9克,炒蒲黃6克。

應用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早晚服。

功能主治:滋陰清熱,涼血化瘀。主治陰虛血熱、瘀滯胞絡所致的月經過多。

固經湯

藥物組成:炒白芍、醋炙香附、炒黃芩各6克,黃柏炭3克,秋樗皮、側柏炭、地榆炭各9克,炙龜版、生地黃炭各15克,仙鶴草30克,地骨皮12克。

應用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早晚服。

功能主治:養陰清熱止血。主治肝腎不足、虛火內擾、衝任不固之月經過多。

歸經湯

藥物組成:黨參15克,白術、茯苓、當歸、酸棗仁、五靈脂炭、蒲黃炭各10克,炙甘草、荊芥炭各5克,黃芪20克,大棗5枚,龍眼肉12克,炙遠誌3克。

應用方法:每日1劑,用冷水浸泡後文火煎煮3次,每次取汁150毫升,分早、中、晚服。

功能主治:益氣寧神,化瘀止血。主治月經過多,腹痛有凝血塊,以及經期延長出現氣血兩虛症狀者。

王氏調經湯

藥物組成:生地黃20克,柴胡、牡丹皮、焦梔子、炒蒲黃(包)各10克,白芍、山藥、海螵蛸、地榆炭、益母草各15克,三七粉(衝服)3克。

加減:經前兩脅、乳房脹痛者,加橘葉、橘核。

應用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早晚服。

功能主治:疏肝清熱涼血,止血調經。主治肝鬱化熱、衝任不固之月經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