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飲
藥物組成:當歸、炒川楝子、醋炒延胡索、炒小茴香各10克,川芎、烏藥、甘草各6克,益母草、炒白芍各30克。
應用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早晚服。經前3~5天服用,連服1~3個月經周期。
功能主治:行氣活血,溫經止痛。主治偏於氣滯寒凝之痛經。
澤蘭湯加減
藥物組成:澤蘭、香附、續斷各14克,紅花、柏子仁各2克,當歸10克,赤芍12克,牛膝3克,延胡索8克。
加減:經血中血塊較大且多者,宜增加當歸、牛膝的用量;月經量多、血虛明顯者,加荊芥炭、阿膠珠(烊化兌服);五心煩熱或午後、夜間發熱者,加牡丹皮、地骨皮;肢麵發脹者,加茯苓。
應用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早晚服。
功能主治:解鬱祛瘀,調氣理血。主治痛經,症見經前或經期腰、小腹脹痛或刺痛,脅肋乳房脹痛,經行不暢,經量或多或少,色黯夾有血塊等。
溫經散寒湯
藥物組成:當歸、炒五靈脂、延胡索各12克,川芎、生白術、胡蘆巴、川楝子、製香附各10克,紫石英(先煎)30克,小茴香、艾葉各6克。
應用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早晚服。
功能主治:行氣活血,散瘀止痛。主治寒性痛經,症見經行小腹冷痛,或少腹兩側抽痛,畏寒,得熱痛減,便溏,舌苔白膩,脈濡緩。
開鬱調經方
藥物組成:當歸(小茴香拌炒)、白芍、香附、金鈴子、烏藥、延胡索、莪術各9克,木香3克,青皮、陳皮各4.5克。
應用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早晚服。
功能主治:行氣活血,調經止痛。主治肝失條達、氣滯失暢之痛經。
理氣活血方
藥物組成:當歸、香附、烏藥、延胡索、枳殼各12克,桃仁、鬱金、乳香、沒藥各9克,莪術、川芎、柴胡各6克,失笑散(包煎)30克。
應用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早晚服。於月經來潮前開始服藥,至經行後第二日停藥,每個月經周期用藥5劑。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主治氣滯血瘀所致的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