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桂術甘加味方
藥物組成:茯苓、桂枝、白術、淫羊藿各15克,冬瓜皮30克,熟附子、炙甘草各10克。
應用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早晚服。
功能主治:補脾益腎,溫陽利水。主治脾腎陽虛所致的經行水腫,表現為經行眼瞼及脛踝部有不同程度的水腫,腹脹納減,腰酸肢軟,大便稀溏,經色淡紅質稀,舌質淡,苔白膩,脈沉緩或濡細。
五加皮飲加減方
藥物組成:白術15克,茯苓皮、大腹皮、冬葵子各12克,陳皮、木香各5克,生薑皮、桂枝各5克,當歸、白芍各9克。
加減:水腫甚伴乏力者,加黨參10克,黃芪12克;大便溏薄者,去當歸,加山藥、白扁豆各10克,肉桂(後下)2.5克;經行量多者,加仙鶴草30克,墨旱蓮、黃芪各15克,小薊、生蒲黃(包煎)各12克。
應用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早晚服。
功能主治:健脾滲濕,調經消腫。主治脾虛所致的經行水腫,表現為經行麵目、四肢水腫,按之沒指,脘悶腹脹,納少便溏,神疲乏力,經行量多、色淡紅,舌質淡,苔薄白,脈濡細。
朱氏經行水腫方
藥物組成:淡附片、炒枳殼各4.5克,黃芪皮12克,當歸、製香附、焦白術、茯苓皮、路路通、合歡皮、懷山藥各9克,陳皮6克。
應用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早晚服。
功能主治:溫腎健脾,疏肝利濕。主治脾腎陽虛、肝鬱氣滯所致的經行水腫。
溫陽消腫飲
藥物組成:黨參、土炒白術各30克,陳皮、桂枝、山茱萸、澤瀉各9克,茯苓、熟地黃各10克,生薑3片,炒山藥、淫羊藿、巴戟天各15克,白通草12克。
應用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早晚服。
功能主治:溫腎化氣,健脾利水。主治脾腎陽虛、水濕失運之經行水腫。
脾腎陽虛水腫方
藥物組成:茯苓、白術各15克,桂枝、補骨脂、巴戟天各10克,茺蔚子、桑白皮各12克,川芎、甘草各6克。
應用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早晚服。
功能主治:健脾益腎,利水消腫。主治脾腎陽虛所致的經行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