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證:月經先期。
處方12
取穴:血海、氣海、三陰交、歸來。
操作:患者取適當的體位,局部常規消毒後,用平補平瀉手法進行針刺治療。通常在月經臨行前開始針刺治療,每日治療1次,針刺得氣後,留針15分鍾,連續治療3~5日,平時可每周針刺治療1~2次,3個月為1個療程。
適應證:月經後期。
處方13
取穴:氣海、三陰交、腎俞、交信、脾俞、足三裏。
操作:患者取適當的體位,局部常規消毒後,用平補平瀉手法進行針刺治療。通常在月經臨行前開始針刺治療,每日治療1次,針刺得氣後,留針15分鍾,連續治療3~5日,平時可每周針刺治療1~2次,3個月為1個療程。
適應證:月經紊亂。
處方14
取穴:血海、下脘、內關、公孫、大陵、膈俞、水道。
操作:患者取適當的體位,局部常規消毒後,用平補平瀉手法進行針刺治療。通常在月經臨行前開始針刺治療,每日治療1次,針刺得氣後,留針15分鍾,連續治療3~5日,平時可每周針刺治療1~2次,3個月為1個療程。
適應證:血熱所致的月經先期。
處方15
取穴:腎俞、太溪、關元、肺俞、風池、耳門。
操作:患者取適當的體位,局部常規消毒後,腎俞、太溪、關元穴用補法,肺俞、風池、耳門穴用平補平瀉手法,進行針刺治療。通常在月經臨行前開始針刺治療,每日治療1次,針刺得氣後,留針15分鍾,連續治療3~5日,平時可每周針刺治療1~2次,3個月為1個療程。
適應證:肝腎陰虛所致的月經先期。
處方16
取穴:中脘、下脘、足三裏、陰陵泉、內關、三陰交。
操作:患者取適當的體位,局部常規消毒後,用補法進行針刺治療。通常在月經臨行前開始針刺治療,每日治療1次,針刺得氣後,留針15分鍾,連續治療3~5日,3個月為1個療程。
適應證:脾氣虛所致的月經先期。
處方17
取穴:太衝、三陰交、章門、支溝、內關、中脘、陰陵泉、足三裏。
操作:患者取適當的體位,局部常規消毒後,用瀉法或平補平瀉手法進行針刺治療。通常在月經臨行前開始針刺治療,每日治療1次,針刺得氣後,留針15分鍾,連續治療3~5日,平時可每周針刺治療1~2次,3個月為1個療程。
適應證:肝鬱化火所致的月經先期。
處方18
取穴:太衝、中極、三陰交、天樞、膻中、氣海、章門、期門、中脘、陽陵泉、內關、合穀。
操作:患者取適當的體位,局部常規消毒後,用瀉法進行針刺治療。通常在月經臨行前開始針刺治療,每日治療1次,針刺得氣後,留針20分鍾左右,連續治療3~5日,3個月為1個療程。
適應證:氣滯血瘀所致的月經後期。
處方19
取穴:陰陵泉、三陰交、足三裏、內關、公孫、中脘、天樞、豐隆、蠡溝。
操作:患者取適當的體位,局部常規消毒後,陰陵泉、三陰交、足三裏、內關、公孫穴用補法,中脘、天樞、豐隆、蠡溝用平補平瀉手法,進行針刺治療。通常在月經臨行前開始針刺治療,每日治療1次,針刺得氣後,留針15分鍾,連續治療3~5日,平時可每周針刺治療1~2次,3個月為1個療程。
適應證:氣血虧虛所致的月經後期。
處方20
取穴:膈俞、膏肓、脾俞、腎俞、關元、中脘、足三裏、百會、風池、內關、神門。
操作:患者取適當的體位,局部常規消毒後,膈俞、膏肓、脾俞、腎俞、關元穴用補法,中脘、足三裏、百會、風池、內關、神門穴用平補平瀉手法,進行針刺治療。通常在月經臨行前開始針刺治療,每日治療1次,針刺得氣後,留針15分鍾,連續治療3~5日,平時可每周針刺治療1~2次,3個月為1個療程。
適應證:氣血虧虛、肝腎不足所致的月經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