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節 治療月經不調常用的艾灸處方有哪些(2 / 2)

適應證:肝鬱氣滯所致的月經後期或先後不定期。

處方8

取穴:腎俞、關元、水泉、三陰交、太溪。

操作:患者取適當的體位,采用艾條溫和灸的方法,用艾條依次灸治腎俞、關元、水泉、三陰交、太溪穴。通常於經後3周開始施灸,每次每穴熏灸10~20分鍾,每日1次,連續灸治3~5日。

適應證:腎氣不足所致的月經先後無定期。

處方9

取穴:腎俞、中極、合穀、三陰交。

操作:患者取適當的體位,采用艾條溫和灸的方法,用艾條依次灸腎俞、中極、合穀、三陰交穴。通常每次每穴熏灸5~10分鍾,每日或隔日1次,宜經常施灸。

適應證:月經不調。

處方10

取穴:隱白。

操作:患者取適當的體位,采用艾炷隔薑灸的方法,將新鮮生薑切成3毫升厚的薄薑片,用細針於中間穿數孔,放於隱白穴上,薑片上放中艾炷點燃施灸。通常每次灸5~10壯,每日1次。

適應證:月經過多。

處方11

取穴:氣海、脾俞、足三裏、隱白。

操作:患者取適當的體位,采用艾條溫和灸的方法,用艾條依次灸治氣海、脾俞、足三裏、隱白穴。通常每次每穴熏灸5~10分鍾,每日1次。

適應證:氣虛型月經過多。

處方12

取穴:三陰交、隱白、血海、曲池。

操作:患者取適當的體位,采用艾條溫和灸的方法,用艾條依次灸治三陰交、隱白、血海、曲池穴。通常每次每穴熏灸5~10分鍾,每日1次。

適應證:血熱型月經過多。

處方13

取穴:腎俞、命門、三陰交、關元。

操作:患者取適當的體位,采用艾條溫和灸的方法,用艾條依次灸治腎俞、命門、三陰交、關元穴。通常每次每穴熏灸5~10分鍾,每日1次。

適應證:腎虛型月經過少。

處方14

取穴:肝俞、腎俞、關元、三陰交。

操作:患者取適當的體位,采用艾條溫和灸的方法,用艾條依次灸治肝俞、腎俞、關元、三陰交穴。通常每次每穴熏灸5~10分鍾,每日1次。

適應證:血虛型月經過少。

處方15

取穴:太衝、血海、氣海。

操作:患者取適當的體位,采用艾條溫和灸的方法,用艾條依次灸治太衝、血海、氣海穴。通常每次每穴熏灸5~10分鍾,每日1次。

適應證:血瘀型月經過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