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節 治療閉經常用的針灸處方有哪些(2 / 2)

取穴:神闕、次髎、合穀、三陰交。

操作:患者取適當的體位,局部常規消毒後,進行針灸治療。神闕穴采用艾炷隔薑灸的方法,將新鮮生薑切成3毫米厚的薄片,用細針於中間穿數孔,放於神闕穴上,薑片上放大艾炷點燃施灸1~2壯;次髎穴針刺治療後,用艾條溫和灸的方法熏灸10~20分鍾;合穀、三陰交穴采用中等刺激,用平補平瀉手法進行針刺治療,針刺得氣後,留針20~30分鍾。通常每日或隔日1次,宜堅持治療。

適應證:閉經。

處方10

取穴:主穴膈俞、肝俞、脾俞、腎俞、氣海、關元、歸來、足三裏、三陰交。脾胃虛弱者,配加胃俞、中脘;肝腎不足者,配加命門、陰穀、腰夾脊;潮熱盜汗者,配加膏肓俞;心悸怔忡者,配加內關、神門。

操作:患者取適當的體位,采用艾條溫和灸的方法,依次灸治膈俞、肝俞、脾俞、腎俞、氣海、關元、歸來、足三裏、三陰交等穴。通常每次選取3~5個主穴,上述穴位交替使用,配穴根據病情加用,每次每穴熏灸10~15分鍾,每日1次,15次為1個療程。

適應證:血虛經閉。

處方11

取穴:主穴中極、合穀、血海、豐隆、三陰交、地機、太衝。胸脅脹滿者,加期門、支溝;小腹脹痛者,加歸來、水道;嘔惡加內關;神疲乏力加足三裏。

操作:患者取適當的體位,采用艾條溫和灸的方法,依次灸治中極、合穀、血海、豐隆、三陰交、地機、太衝等穴;根據臨床表現,加用配穴。通常每次選取3~5個主穴,上述穴位交替使用,配穴根據病情加用,每次每穴熏灸10~15分鍾,每日1次,15次為1個療程。

適應證:血瘀經閉。

處方12

取穴:氣海、三陰交、行間、血海。

操作:患者取適當的體位,采用艾條溫和灸的方法,依次灸治氣海、三陰交、行間、血海穴。通常每次每穴熏灸10~15分鍾,每日1次。

適應證:氣滯血瘀型閉經。

處方13

取穴:膈俞、脾俞、氣海、三陰交、足三裏。

操作:患者取適當的體位,采用艾條溫和灸的方法,依次灸治膈俞、脾俞、氣海、三陰交、足三裏穴。通常每次每穴熏灸10~15分鍾,每日1次,宜堅持治療。

適應證:血虛型閉經。

處方14

取穴:膻中、中脘、氣海、脾俞、豐隆。

操作:患者取適當的體位,采用艾條溫和灸的方法,依次灸治膻中、中脘、氣海、脾俞、豐隆穴。通常每次每穴熏灸10~15分鍾,每日1次,宜堅持治療。

適應證:脾虛型閉經。

處方15

取穴:腎俞、關元、氣衝、三陰交。

操作:患者取適當的體位,采用艾條溫和灸的方法,依次灸治腎俞、關元、氣衝、三陰交穴。通常每次每穴熏灸10~15分鍾,每日1次,宜堅持治療。

適應證:腎陽虛所致的閉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