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1
配方:艾葉60克,食鹽30克。
用法:將艾葉搗爛,與食鹽混勻炒熱後敷於關元穴,外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通常每日換藥2次,並可配合熱水袋加溫。
適應證:痛經。
處方2
配方:蔥白60克,生薑、食鹽各20克。
用法:將蔥白、生薑一同搗爛,與食鹽混勻炒熱後敷於關元穴,外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通常每日換藥2次,並可配合熱水袋加溫。
適應證:痛經。
處方3
配方:肉桂10克,吳茱萸、小茴香各20克,白酒適量。
用法:將肉桂、吳茱萸、小茴香共研為細末,用白酒適量炒熱後敷於神闕穴,外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通常每日換藥2次,並可配合熱水袋加溫,連敷3日,下次月經之前再敷3日。
適應證:痛經。
處方4
配方:白芷10克,五靈脂6克,青鹽100克。
用法:將白芷、五靈脂共研為細末,與青鹽混勻炒熱後,用布包好,外敷於小腹部。通常每日敷用2次,每次30分鍾以上。
適應證:痛經。
處方5
配方:附子3克,當歸9克,白芍、肉桂、紅花、川芎、幹薑各6克。
用法:將上述藥物共研為細末,混勻後裝瓶備用。用時取藥末適適量,填滿臍孔,外用傷濕止痛膏固定。通常每日換藥1次,到疼痛停止。
適應證:痛經。
處方6
配方:肉桂、小茴香、當歸、延胡索、白芍、虎杖各1.5克,幹薑、川芎、蒲黃、五靈脂、樟腦、冰片各1克,凡士林適量。
用法:將肉桂、小茴香、當歸、延胡索、白芍、虎杖、幹薑、川芎、蒲黃、五靈脂、樟腦、冰片共研為細末,用凡士林調成糊狀,敷貼於關元穴處,外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通常每日換藥1次,3日為1個療程。
適應證:痛經。
處方7
配方:肉桂、沉香各1克,吳茱萸、幹薑、艾葉、小茴香各2克,醋炙延胡索、當歸各3克,白酒適量。
用法:將肉桂、沉香、吳茱萸、幹薑、艾葉、小茴香、醋炙延胡索、當歸共研為細末,用白酒調成糊狀,敷於神闕穴,外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通常於月經前3日開始敷貼,貼後用熱水袋熱敷15~30分鍾,每日換藥1次,連敷3日為1個療程。
適應證:寒濕凝滯型痛經。
處方8
配方:延胡索、紫丹參、乳香、沒藥各等份,冰片少許,益母草膏適量。
用法:將延胡索、紫丹參、乳香、沒藥、冰片共研為細末,用益母草膏調成糊狀,分別敷貼於關元、神闕穴,外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通常於月經前1~2天開始敷貼,每日換藥1次。
適應證:氣滯血瘀型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