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時間就是金錢(1 / 1)

一個男子在本傑明·富蘭克林書店的門廳裏徘徊了一個小時,然後,指著一本書問道:“這本書要多少錢?”“1美元。”店員回答道。“要1美元?”那個徘徊了良久的人驚呼道。“你能便宜一點嗎?”“噢,先生,1美元已經是最便宜的了。”店員這樣回答他。

這人似乎頗有購買欲望,他又看了看那本書,然後問:“富蘭克林先生在嗎?”“他正忙於印刷工作。”店員回答。“哦,我想見一見他。”這個男子堅持道。無奈,店員將書店的老板富蘭克林叫了出來。那個男子再次問:“富蘭克先生,請問那本書的最低價是多少?”“1.25美元,先生”。富蘭克林斬釘截鐵地說。“1.25美元?怎麼會這樣?”男子不解地問。“你耽誤了我的時間,這個損失不隻1美元。”

富蘭克林的回答讓這個男子十分驚詫,但是,他為了盡快地結束這場由自己引起的談判又問道:“富蘭克林,您還是告訴我這本書的最低價吧。”“1.5美元,先生。”富蘭克林平靜地回答。“天哪,1.5美元!剛才你不是說1.25美元嗎?”這個男子驚呼道。富蘭克林冷靜地回答:“是的,可是如今我在此事上耽誤的時間的價值要遠超過1.5美元。”

這個男子沒有再作聲,他默默地把錢放在櫃台上,拿起書離開了書店。從富蘭克林這位深諳時間價值的書店主人身上,他明白了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價值的道理。

浪費時間的人隨處可見,因為他們不懂得時間的真正價值。

美國造幣廠坐落於費城,在處理金粉的車間的地板上有一個木製的格子。每次清掃地板這個格就被拿了起來,隨之裏麵細小的金粉被收集了起來。日積月累,每年可以因此節約上萬美元。事實上,這樣的“格子”每個成功人士都擁有。它的作用就是收集和利用那些零碎時間,那些常人不大注意的點點滴滴的時間,那些被分割得支離破碎的時間。那些不期而至的假日,兩項工作安排之間的間隙,等著咖啡煮好的半個小時,等候某位不守時人士的閑暇時間等等都被他們如獲至寶地加以利用,而利用這點滴時間所取得的業績,足以令那些不懂得這一秘密的人目瞪口呆。

埃利胡·布裏特說:“材料的日積月累、思想火花的不斷撞擊和對真理的不斷辨析等所有我已經完成的、準備完成的或者是想要完成的工作,都跟蟻丘的形成一樣,是經過或即將經過沉重緩慢、單調乏味、持之以恒的積累過程的。那麼我最崇高也是最熱切的願望就是能夠把那些被稱之為瞬間的點點滴滴而又無比珍貴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為美國的年輕人樹立一個榜樣。”

內德·伯克的兄弟在聽了他在國會的一次演講後說:“我一直在疑惑,內德怎麼集中了我們家庭的所有天賦與才智,現在我明白了,在我們玩耍的時候,他仍舊在堅持學習。”

時間如同我們的一位喬裝打扮的朋友每天都如約到來,在它無形的手上攜帶著無價的禮物。但是,如果我們不利用它,那麼它就會悄無聲息地溜走。就像大海接受針尖上的一滴水,我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河流裏,無聲無息,無影無蹤。

曾經有過這樣一句睿智的話語:“丟掉的健康可以通過飲食的節製和醫療保健來改善;忘掉的知識可以通過臥薪嚐膽、勤奮努力而複歸;喪失的財富可以通過厲兵秣馬、東山再起而賺回;而惟有我們的時間,流失了就永不再回,無可追尋。”每一個濕潤清爽的黎明,伴著東方初升的那一輪旭日,新的禮物又來了。但是,如果我們沒能接受那些昨天和前天的禮物,那麼我們欣賞和利用今天的能力也將逐漸萎縮、退化,直至我們完全喪失了這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