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卿自知貿然進宮拜見太後,必然會引起永慶帝的懷疑,所以她去的第一個地方是坤寧宮。早已與臨安公主商議妥當,早做安排,就是為了防止陛下的疑心。
永慶帝走了進來,陳皇後領著臨安公主朝永慶帝行禮問安:“臣妾叩見陛下。”
“兒臣參見父皇。”臨安公主笑嘻嘻地朝永慶帝行禮,宮裏的人最擅長的就是戴上麵具,臨安公主更是如此,她一見到永慶帝進來,臉上就立刻呈現出一副天真可愛的麵容來。
永慶帝擺了擺手:“都起來吧。”
說時,就走到高位上坐下,陳皇後和臨安公主相繼謝了恩,“多謝陛下。”“多謝父皇。”
“媛兒,朕聽聞你方才召見了鎮南王世子妃?”永慶帝開門見山,直接就問道。
陳皇後心下一緊,永慶帝連拐個彎都不曾,直接就出口問道,恐怕心裏的懷疑可不淺。小心翼翼地觀察永慶帝的臉色,晦暗不明,叫人看不出喜怒來。
頓時陳皇後的心裏更緊張了,饒是她和永慶帝夫妻多年,每每看到永慶帝這個神色,陳皇後總是忍不住心驚膽戰。猜不透心思的永慶帝著實讓人害怕。
帝王不怒自威,他內心在想什麼,根本捉摸不透,越是迷惘,越是害怕。
然而臨安公主確實絲毫沒有半分緊張的神色,反而是噘著嘴說道:“父皇您就別提了,說起來就尷尬”
“哦?怎麼尷尬了?”永慶帝追問道。
顯然,他不得到一個滿意的回答是不會罷休的。
“兒臣見那日世子妃頭上戴的鳳釵很是好看,心裏很喜歡,所以召她進宮來,想用兒臣的發簪換她的鳳釵,結果……”
臨安公主低下了頭去,“卿兒說那是先王妃傳給她的,不能換。父皇,您可別像外人提起這事兒,兒臣真是尷尬極了。”
陳皇後連忙笑著說道:“媛兒,這沒什麼,你事先又不知道,這不會尷尬的。”
“真的?”臨安公主眉梢上挑,看向陳皇後。
陳皇後搖了搖頭,笑道:“這沒什麼,都是個誤會。”
臨安公主笑嘻嘻地說道:“那就太好了。兒臣不希望別人認為兒臣是個壞人,是在搶人家的東西。”
說時,臨安公主就低下頭去,最後一句話聲音不大,可是卻清晰地落入永慶帝耳中。
永慶帝眼眸微深:“臨安你小小年紀,怎麼會有這樣的感慨來?”
其實臨安公主的年紀也不小了,隻是她一貫都是天真可愛,而永慶帝並沒有下意識地回想臨安公主的年紀,所以就以為她真的是個年紀輕輕的少女。
“是太傅教導兒臣,君子不奪人所好,兒臣雖然是女子,但是也要做女君子。”臨安公主仰著頭,很是自豪地說道。
永慶帝瞥了一眼陳皇後,然後再次將目光落在臨安公主身上;“臨安想要做女君子?可是你是公主,你想要得到的東西,自然有人雙手奉上。”
“陛下……”陳皇後剛開口,卻聽永慶帝說道:“臨安,你覺得呢?”
永慶帝故意打斷陳皇後的話,就是不讓她時候,他現在隻聽臨安公主說話。
臨安公主煞有介事地說道:“兒臣雖然是公主,自小錦衣玉食,但是也不能萬事都隨心,喜歡的未必都能得到,那東西是別人的,那兒臣就該選擇放手,成全別人,也是成全自己,這是兒臣身為公主的大度。”
“這也是太傅教你的?”永慶帝頓了頓,繼續說道,“還是皇後教你的?”
臨安公主搖了搖頭,唇角揚起一抹分外得意的笑容,“這是兒臣自己悟出來的。”
說時,還朝永慶帝擠眉弄眼,笑嘻嘻地說道:“父皇,兒臣是不是很有悟性?連太傅都誇兒臣聰明有悟性呢。”
永慶帝眉頭微皺,真的隻是這樣?
臨安公主見永慶帝遲遲沒有說話,連忙跑上前去,拽著永慶帝的胳膊,一邊搖晃一邊說道,“父皇,您倒是說話啊,兒臣方才說的是不是很有道理?”
她像個急於得到大人肯定的小孩子一般。
永慶帝回過神來,看著臨安公主天真無邪的模樣,不禁唇角輕揚,點頭笑道:“臨安很聰明,也很有悟性,這一點連你的幾位皇兄都比不上。”
臨安公主教養極好,又天真活潑,倒是他疑心太重,想多了。
永慶帝永遠也想不到,他認為最天真的臨安公主從來都不天真,天真無邪不過是她的麵具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