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為了實現我們最初的小而全的策略,我們隻有三百五十平方米的商場連小賣店、公用電話都有,就是為了增加人氣。那天,康華夫婦和他們的朋友到開發區踩點,走了一上午也沒找到合適的門市房。康華他們的家底太薄,手裏就有八千元錢,他們的朋友最多還能借給他們一萬元,加起來也就不到兩萬元錢,連交房租的錢都不夠。中午的時候,他們的朋友說:“我給朋友打個電話,混點飯吃。”就這樣他們為了打公用電話走進了我的商場。
他們在打電話的時候偶然看到了我們玻璃窗上的“出租”兩個字。康華興奮地問:“你們這個門市房出租啊?”
服務員回答:“出租!”
康華:“多少錢?”
服務員:“看你租多大地方。”
康華根本就不知道開發區的房價,大咧咧地說:“全租多少錢?”
服務員說:“十萬!”
康華驚訝得長大了嘴巴:“我的媽呀!”
這時服務員說:“你也可以租一小塊,一塊地方一年一萬元錢!”
康華根本就沒有多想,有一搭沒一搭地說:“巴掌大個地方能幹什麼?”說著就要往外走。其實她當時被自己的思維定勢給困住了,隻想著開飯店的事情了,根本就沒往別處想。人有時候就是這樣,由自己的生活、經曆、習慣所決定,許多具體的思維活動逐漸定型化了,具有強大的慣性或頑固性,不僅逐漸成為思維習慣,甚至深入到潛意識,成為不自覺的、類似於本能的反應。康華由於過去生活的艱辛、坎坷,所以變得思想封閉、膽子小、缺乏創新精神,缺乏勇氣和決心。
康華他們的這個朋友頭腦倒是蠻靈活的,他聽了我們服務員的回答馬上來了靈感,他沒走,衝康華喊道:“你回來”,朋友轉過身和回來的康華和站在一邊的王全文說:“老王不是會安裝防盜門嗎?我看在這地方租塊地方賣防盜門能行!”
服務員說:“賣門行,肯定行,開發區還沒有賣防盜門的呢!蠍子粑粑毒(獨)一份。”
那朋友說:“開發區真沒有賣防盜門的?”
服務員:“沒有。”
康華說了:“那玩意賣誰去,開發區都是新房子,哪個房子沒有防盜門?”
朋友說:“那就不對了,那你得問問王全文,華北路好幾十家賣防盜門的,你看誰家閑著了?不都賣挺好的嗎?要是賣的不好,王全文不早喝西北風去了!”
康華說:“賣不出去怎麼辦?”
那朋友說了:“你要老是這麼想就什麼也別幹了!開飯店沒人來吃飯怎麼辦?”
“走,進屋看看,看多大地方一萬塊錢?”
三個人到商場裏一看搖頭了:“太小!這能有多少平方?”
“八平方米!”
“八平方米,真是巴掌大個地方,一年要一萬?你們搶錢啊?這核著……”
“一平方米一天不到三元五毛錢。”
那朋友首先搖頭“太貴!”
服務員:“不貴了,這裏差不多能放二三十扇門,一個月賣出去十扇門起碼能賺三兩千元,再說了,幹好了的話一個月也不止就賣十扇門吧?”
……
康華和王全文還有他們的那位朋友還真上心了,在接下來的幾天裏他們連續來了三次,但是始終下不了決心。
萬事開頭難,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現在康華和王全文卻遲遲不敢開這個頭。這是創業者的通病,前怕狼後怕虎,放不下壇壇罐罐。人們常常是在慣性的作用下生活,要克服慣性,要改變命運的運行軌跡就要給生活增添新的動力,使生活充滿激情。這就需要給生活增添新的內容,需要有一股子破釜沉舟的勇氣。這就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如果他們不下崗他們想不到來大連,如果他們不是再次下崗,他們想不到自己創業。那樣,也許今天還在車間裏搞那些車鉗鉚電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