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講述這一節問題之前,首先有一個問題:什麼事情是一個人每天都不得不做到三次以上,而其實卻是最消耗體力的活動呢?
是性行為嗎?不可能!跑步嗎?那可不一定是人人都喜歡跑步並且.實際去跑的呀?那麼工作呢?工作是否消耗體力的事呢?不是,由於不是所有的工作都令人疲倦的,而且,其實,如果你敬業且樂業的話,你根本就會“樂此不疲”的!那麼,那究竟是什麼呢?
戴雅文夫婦曾這樣告訴過大家,現在的很多人都在談論“壓力”這觀念,而不幸到每天都在工作上遇上三次“壓力”的遭受挫敗的人畢竟是很少的。然而,的確每個人每天都會持續地替身體帶來三次以上的“壓力”,那麼到底是什麼呢?原來,人們那些錯誤的吃東西的方式會給自己的胃與整個消化器官帶來的日以繼夜的巨大的壓力。費雷汝先生也曾說過:“人體的胃是最辛勞的器官。胃的構造決定它每天隻能工作八小時,然而是今天,由於人們的一些飲食方式卻強迫它長年累月地以24小時的強度每天超額工作……因此說,當今絕大部分人的絕大部分疾病都是由於飲食而引起的,這也是預料中的事。
所以說,正確的飲食之道是與旺盛的生命活力分不開的。
依據現代科學指出,抗衡都市壓力的一個關鍵因素便是營養,而營養主要是從飲食中直接得來的,我們隻有從飲食中攝取了養料,就可有應付壓力的資本。因此正確的飲食觀相當重要,這樣能夠增強身體抵抗壓力的能力。
當人們在生活中注意了飲食方法以及飲食宜忌的規律後,並且依據自身的需要來選擇適當的、有利於自己身心健康的食物進行補養,如此就能有效地發揮並維持生命的活力,提高新陳代謝的能力,保持身心健康。具體一點講,飲食,正確的飲食具有補充營養、預防疾病、治療疾病、延緩衰老的作用。
人的飲食要節製,切忌暴飲暴食,不能隨心所欲,講究科學的飲食方法非常重要,因此說,人們的健康是從飲食中獲得的如果在短時間內,飲食過量,使大量食物進入食道,一定會加重胃腸的負擔,超出腸胃承受範圍之外,食物滯留於腸胃,不能被及時消化,這樣,毫無懷疑就會影響到營養的吸收和輸送。久而久之,脾胃因不堪重負,其功能當然會受到損傷,因此“食量大的人是不會健康的”,拿破侖·希爾這樣說。
現代的不少有關醫學方麵的實驗都證明,減少食物的攝取量是延長壽命的最好的方法之一。拿破侖·希爾指出:“倘若你能隻吃七分飽,那麼你會保持身體健康,針對這一點,德州大學的馬沙洛博士做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實驗,替我們提供了有力的證據。他的實驗是圍繞一群實驗鼠進行的,它把一群實驗鼠分為三組:他任由第一組的實驗鼠隨便進食;把第二組的食量減了四成;第三組的實驗鼠食物中蛋白質的攝取量減少一半,然後便任由它們吃。兩年半以後,實驗結果是:第一組老鼠成活率為33%,第二組的成活率為97%,第三組存活率僅50%。
該實驗表明了什麼呢?“溫血動物延緩衰老、延長壽命的唯一有效途徑即減少營養,這是他從古至今所知的溫血動物的生理特征之一,並且指出該論點同樣適用於人類,因此我們可以從中得到有關保健。長壽的規律,就是要盡量地限製食量,因為這樣可以大大延緩生理上的衰老和免疫係統的失效,用一句話概括之就是:吃得少,活得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