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伯克希爾公司旗下的76家子公司看,主營業務基本上都與居民普通消費有關,如糖果連鎖店、家居連鎖店、珠寶連鎖店、建材銷售店、木製品店、冰淇淋店、房產中介店、內衣銷售連鎖店等。
不過要注意的是,無論哪個行業中都有表現突出和表現非常糟糕的個股,這是在確定具體個股投資時要考慮的地方。
例如,銀行業雖然屬於服務業,卻同樣具有上述特征。因為任何一家銀行網點都可以開到全球的每個角落,而銀行業卻不是巴菲特最喜歡投資的行業。他的理由是,銀行業的資產相當於股權的20倍股左右,隻要有一點點資產發生問題,就可能會把股東權益全部虧光。更可怕的是,許多銀行的公司管理層在從事貸款業務時都有追隨領導者的行為傾向,非常具有盲目性,投資這樣的股票風險大。
不過話說回來,即使這樣,巴菲特還是在1989年、1990年銀行業一片混亂之時,陸續增加了對富國銀行(Wells Fargo)的持股,並且持股比率高達10%。要知道,這是伯克希爾公司不需要向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申報就可以持有股票的最高上限。
巴菲特解釋說,之所以對富國銀行情有獨鍾,關鍵在於該公司管理層讓巴菲特非常欽佩。不但人品好,而且珍重、愛惜人才,管理人員精簡,善於控製成本,並且隻做自己熟悉的業務。當然,買入價格非常合理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買入價格怎麼一個合理法呢?當時富國銀行的賬麵資產高達560億美元,股東權益報酬率為20%,而富國銀行股票的市盈率卻不到5倍,如果以稅前獲利來計算居然還不到3倍。富國銀行每年在提取3億美元的損失準備金之後,稅前利潤高達10億美元以上。
伯克希爾公司在別人紛紛拋售該股之際,逆市投資2.9億美元購買了富國銀行10%的股權,實際上相當於隻投資2.9億美元就購買了一家資產56億美元規模的銀行100%的股權,你看巴菲特的算盤精不精?
而實際上呢,據巴菲特估算,如果真的有這樣一家銀行,出售價格至少要比這高出1倍。換句話說,巴菲特投資富國銀行的安全獲利空間至少有50%。更不用說,如果真的能買到這樣一家銀行,也不一定就能找到現在這樣的明星經理人來打理哇,這更是他特別看重的地方。
[巴菲特智慧結晶]
巴菲特認為,股價波動和具體股票所在的行業有關。行業不同,股價波動規律也不一樣,但這不是絕對的。從他的投資習慣看,首先是選擇行業,然後才是在這個行業中選擇符合自己特定要求的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