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隊長和它的鬆林(2 / 3)

它們總是很早就出發,隻要沒有風,都能飛得很高很高;就是遇上強風大作的天氣,嚴守軍規的鴉軍們也不得清閑,得避開風勢,沿著河穀低低地飛行。我很幸運,從家中的窗戶望去,正好能夠俯視整個河穀,所以,當然很容易看清這群鴉隊的行蹤。我第一次注意到它們的時候是一八八五年,那時我剛搬到這裏。不過聽一位在這裏長大的居民說,銀點兒率領的這隊烏鴉已在這裏飛行了差不多有二十個年頭了。

雖然我來到這裏時,河堤四周已安頓下了很多像我這樣的旅人,也有一些是喜歡這裏的安寧而搬來定居的,還有的是看好商機而來的商人。總之,人們的到來讓這裏逐漸繁華,房屋、橋梁建得越來越密、越來越高大,幾乎把從前的河穀重新打扮了一番。而老鴉依然堅持自己的原則,即帶領鴉隊專心致誌地沿著原路飛行,絕不改航。我的窗戶隻能看到那片河穀,正因為銀點兒對地標的執著,我才有幸能經常在河穀上空觀察到它們。不久之後,我們也自然成了老相識。我知道它們在每年三四月的時候就要頻繁地往返,一到夏末秋初時節,它們也會飛過來飛過去。它們需要在這段時間多“采購”一些糧食,以備大雪紛飛的冬天無法再飛行時享用。我也趁這幾個月細心記錄它們的行動,認真分析銀點兒對它的部群發出的指令。於是,我再一次地肯定這一理論:烏鴉雖然是個小小的種族,但它們卻極為聰明!它們擁有自己的製度和獨特的語言,並以此進行組織行事,這和人類的某些方麵很相似,甚至比人類做得還精準完美。

那天,風撫弄著它們的羽翅,時而把它們吹得上下抖動,時而把它們吹得向後揚起,仿佛烏鴉的黑羽在進行著有節奏地呼吸。有時風還會吹得一隻隻小鴉都快散離了隊伍。大風呼呼地吹個不停,而銀點兒仍飛在隊伍的最前麵,率領著長長的鴉軍往家趕。我剛好站在橫跨河穀的大橋上,細細地觀察著這一切,看著老銀點兒和它的鴉軍是如何對抗威武的“風將軍”的。大約離河穀還有八百米的時候,我就聽到銀點兒在給大家打氣,好像是在說:“順風前進,大家加油。”它後麵的副官也跟著重複:

後來,它們可能為了避風,就慢慢將隊伍壓得離地麵很近。但當它們要越過我所站的那座大橋時,又不得不飛高一點點兒。警覺性很高的銀點兒已經察覺到,橋上有一個全神貫注地注視著它們的人——我,便緊張地停止了前進,仰天大叫著:“警戒!留心下麵!”

一眨眼工夫,銀點兒便帶著隊伍向更高的天空飛去。幾分鍾過後,經過它細心觀察和斟酌,覺得我並不是那類危險的人——帶槍的獵人,便又大膽地飛過我的頭頂,距離大約六米。它的小將們也跟隨著,一邊飛過橋,一邊降到原來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