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打生樁(1 / 3)

高調出場,一擲千金,帶著禦用風水師四處購房,這樣的舉動勢必會傳入王偉皓的耳中,不管他的目的是什麼,驚動之下他一定會想辦法處理掉那些隱藏的煞源,以免東窗事發。如此一來,他們幾個便省去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這就是幾個人事先商定的“敲山震虎”。

在此之前,曾逸凡對這計劃尚有疑慮,但現在卻已是自信滿滿。因為王偉皓所布下的煞源一旦被人揭發,其後果足以讓他鋃鐺入獄。這一點,無論王偉皓的目的是什麼,他都不會希望自己有這麼一個結果。

“打生樁,愚昧無知的家夥。”唐毅冷冷地冒了一句,“這就是袁剛教出的好徒弟?真是有辱師門!”

古往今來,一些宏大的建築物都被作為社會文明和統治者權力的象征,雖然古代的建築技術不及現代先進,但仍有不少偉大建築物成為千古流傳的文化奇跡。

這當中除了依靠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不惜工本的人力物力支持外,相傳還有匪夷所思的恐怖方法來協助施工,名為“打生樁”。

在源遠流長的建築曆史中,先後出現不少令人驚歎的建築物,如萬裏長城、大運河、紫禁城等,而“打生樁”則是建造業中隱蔽流傳的一項惡俗,其方法基本要點便是在建築工程動工前,犧牲活人來鎮邪。

關於“打生樁”最典範的傳說,是秦代建造萬裏長城時,據說所有被強製征召的工人在完工之後都被活活埋在了長城牆腳之下,目的是令其靈魂和長城合為一體,保護長城永不倒下。而這個習俗也傳至日本,並稱之為“人柱”,方法大抵相同,就是在建築時將人活埋入支撐全座建築物的主力梁柱內。

相傳這種做法的起源於建橋時的祭祀手段,先要找來一對童男童女,把男童活埋在橋頭的橋墩內,而女童則活葬在橋尾的橋墩中,當橋建成後,他們就會成為了該橋的守護神,保佑該橋永不倒塌。

一些愚昧迷信的建造業者認為,建築工程施工稱之為動土,亦意味著翻動地下的泥土,不免會騷擾並觸怒久居於那裏的邪靈,於是便會阻撓工程進行,輕則令建造期間頻生意外,重則令建築物倒塌,所以“打生樁”這個殘忍的習俗便悄然隱蔽地在某些建築中出現了。

在迷信這種做法的人群中有一個不成文的傳統,在打下第一樁之前先要擇定吉日吉時,找一小童以鋼筋自頂天門活活釘死,澆注上水泥,埋在工地上的一個吉位內,並由法師舉行動土拜祭儀式,他們相信這樣能確保日後工地平安及工程進度順利。傳聞香港一些戰前的建築物,也是以這方法建成,早前在何文田的一個建築地盤中掘出的兒童骸骨,據說就是昔日的“生樁”。

有時候愚昧和迷信往往會蒙蔽人們的心智,一麵活活害死那些無辜的孩子,一麵卻又指望他們死後能保佑建築的安寧穩定,這種奇思怪想的理論隻怕是沒有多少正常人能夠理解的。

而曾逸凡他們剛才所看的小區就正是采用了這種殘忍的方法,但顯然其中有堪輿中人比那些愚昧者略懂一些風水常識,將所謂的“生樁”作為了布局中的“煞源”。

不過,曾逸凡還是不太願意相信,這種慘無人道的布局,真的是王偉皓布置下的嗎?就為了置旭日建設於死地?

……

嶺城警局內,會客室。

“這……這太令人發指了!”一名佩戴著高級警銜的男子拍案而起,麵前的桌上擺放著一些七寸照片,照片裏是幾根碎裂的水泥柱特寫,殘亂的碎塊中露出半截幹癟的孩童屍身。

“馬上通知所有警員,緊急集合!”那男子高聲命令道,身邊的警員敬了個禮,一陣風地消失在門外的走廊上。

“這隻是其中一處的證據樣本。”坐在桌子對麵的一個年輕男子說道,“要取證旭日建設承建的所有建築,隻怕需要不少時間。”

“這位同誌,謝謝你的提醒和配合。”那戴著高級警銜的男子上前握住年輕男子的手道,“取證上不必擔心,我們警局的效率是一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