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轉記之威利斯(2 / 2)

日軍於23點時發現美軍,美軍2艘戰鬥艦於23點17分先開火,但並未擊中目標。23點22分,日軍輕巡洋艦與驅逐艦對美軍驅逐艦開火,迅速擊沉2艘並重創另2艘(其中一艘於次日沉沒)。“華盛頓”號則立刻以副炮摧毀1艘日本驅逐艦,但此時“南達科他”號戰列艦突然發生電力狀況,使得它無法使用雷達與火炮控製,自動裝彈裝置也失效。當兩隻艦隊的主力於11月15日零點正麵衝突時,雖然“南達科他”號仍跟著“華盛頓”號,但已無戰鬥力。由於在燃燒中的驅逐艦照耀之下,日軍將火力集中在“南達科他”號上,並使它被擊中至少25發5吋與6.1吋炮彈與1發14吋炮彈,但是它閃過了所有的魚雷,並以副炮擊中“霧島”號數次。因為無力再戰,遂於零點17分退出戰場。

日軍始終沒有發現“華盛頓”號,當日軍集中攻擊“南達科他”號時,“華盛頓”號接近“霧島”號,在8000米的距離開火射擊,霧島號被至少9發16吋炮彈與40發5吋炮彈擊中後成為一艘廢船。當日軍終於發現“華盛頓”號時,該艦已離開戰場。此役為一係列瓜達卡納爾海戰(日方稱為第三次所羅門海戰)中的一場,被命名為第二次瓜達卡納爾海戰。此役是美、日雙方在太平洋戰場中,僅有兩次戰鬥艦間海戰的第一場。美軍損失3艘驅逐艦,戰鬥艦與驅逐艦各1艘重創。日軍損失戰鬥艦與驅逐艦各1艘,且其炮擊瓜島的企圖被阻止。

李少將於1943年起被提名擔任快速戰列艦指揮官,並參與了吉爾勃特群島、瑙魯、馬紹爾群島與馬裏亞納群島等地的攻擊。其戰鬥艦除參與岸轟與追擊敵艦的行動外,最主要的任務即為擔任航艦的護航工作。李於1944年升中將,並參與了10月的萊特灣海戰,其麾下的快速戰鬥艦被編組為TF 34,但並沒有如大部分美軍指揮官所猜想的,被擺在聖伯納迪諾海峽出口,而是航行在TF 38前搜索落單與受損的日軍艦隻。由於日軍攻擊了位於萊特灣北方的護航航艦支隊,使得TF 34失去了與日軍交戰的機會。

由於健康因素,李中將於1945年5月被送回美國東岸,擔任作戰發展部隊指揮官,研究防禦日本神風特攻隊的方法。1945年8月25日,李中將在用餐時突發心髒病,在其旗艦“懷俄明”號上過世。李中將與其妻瑪蓓爾·李一同葬於阿靈頓國家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