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腎陰虛證(3 / 3)

“用法”上藥研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每服50~70丸(10~16克),淡鹽湯或酒送下,隨吃幹物壓之。

“功效”保神守中,降心火,益腎水。

“主治”五髒真氣不足,下元冷憊,二氣不調,榮衛不和,男子絕陽無嗣,女子絕陰不育,及麵色黧黑,神誌昏聵,寤寐恍惚,自汗盜汗,煩勞多倦,遺精夢泄,淋濁如膏,大便滑泄,膀胱邪熱,下寒上熱。

“來源”《惠直堂方》。

龜鹿二仙膠

“異名”龜鹿二仙膏(《攝生秘剖》)、二仙膠(《雜病源流犀燭》)、龜鹿二膠(《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

“組成”鹿角(用新鮮麋鹿殺角,懈的不用,馬鹿角不用;去角腦梢骨2寸絕斷,劈開,淨用)5000克,龜版(去弦,洗淨)2500克(捶碎),人參450克,枸杞子900克。

“用法”上藥熬膏,每服初4.5克,10日加1.5克,加至9克止,空腹酒化下。常服乃可。

“功效”補氣血,生精髓,延齡育子。

“主治”男婦真元虛損,久不孕育;男子酒色過度,消鑠真陰,婦人七情傷損血氣,諸虛百損,五勞七傷;精極,夢泄遺精,瘦削少氣,目視不明。

“方論”精、氣、神,生生之本。精傷無以生氣,氣傷無以生神。精不足者,補之以味。鹿得天地之陽氣最全,善通督脈,足於精者,故能多淫而壽;龜得天地之陰氣最厚,善通任脈,足於氣者,故能伏息而壽。二物氣血之屬,又得造化之玄微,異類有情,竹破竹補之法也。人參為陽,補氣中之怯;枸杞子為本陰,清神中之火。是方也。一陰一陽,無偏勝之憂;入氣入血,有和平之美。由是精生而氣旺,氣旺而升昌,庶幾龜鹿之年矣,故曰二仙。

“來源”《醫便》。

固精煮酒

“異名”固精酒(《惠直堂方》)。

“組成”甘枸杞子120克,川當歸(酒洗淨)60克,懷地黃180克。

“用法”上藥切,以絹袋盛。入壇內,用好頭生酒5~6大壺,煮2小時為度。埋入淨土中24小時,取其出火性,7日後飲之。每日空腹及將晚時飲3~5杯。不可多飲。

“功效”助陽堅舉,久服多子。

“主治”腎虛精少。

“來源”《墨寶齋集驗方》。

趙氏蓯蓉菟絲子丸

“組成”肉蓯蓉39克,覆盆子、蛇床子、川芎、當歸、菟絲子各36克,白芍藥30克,牡蠣(鹽泥固濟,煆)、烏賊骨各24克,五味子、防風各18克,黃芩15克,艾葉9克。

“用法”上藥俱焙幹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40丸,清鹽湯送下,早晚皆可服。

“功效”助陽生子。

“主治”腎虛精少。

“來源”《證治準繩·女科》。

滋血繩振丸

“組成”黃芪1000克,當歸、麥門冬、熟地黃、巴戟天各500克。

“用法”上藥研為末,煉蜜為丸。每服15克,每日早晚溫開水送下。服2月,血旺生子,必長年也。

“功效”補腎益精。

“主治”男子血少,麵色萎黃,不能生子者。

“來源”《辨證錄》。

滋陰種子丸

“組成”知母(去毛皮為末,30克乳汁浸透,30克黃酒鹽浸透,曬幹)60克,天門冬(去心)60克,麥門冬(去心)60克,黃柏(去粗皮為末,30克乳汁浸透,30克黃酒鹽浸透,曬幹,炒赤色)60克,熟地黃(黃酒搗如泥,即和眾藥)60克,桑葚60克,菟絲子(酒煮,曬幹)60克,生地黃(黃酒洗過,與熟地黃總搗一處)60克,何首烏(黑白二色均用,同黑豆煮2次,去皮曬幹)60克,幹山藥30克,牛膝(去蘆)60克,黃精(對節生者真,酒蒸熟,與熟地黃搗一處)60克,遼五味子15克,白茯苓(去皮,去紅絲)30克,枸杞子45克,柏子仁(水浸1日,連殼水磨成漿,絹袋濾汁去殼,又將水麵浮油掠盡,去水,存結底,曬幹)30克。

“用法”上藥研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80丸(16~18克),早晨淡鹽湯送下,服至100日。

“功效”補腎益精。

“主治”男子精虧無子及陰虛有火者。

“來源”《醫學正印·男科》。

滋腎種子丸

“組成”大懷熟地黃240克(用蒸不用煨煮者,須搗爛,另入群藥),大懷山藥120克,車前子(酒洗,曬幹)120克,山茱萸淨肉(烘幹,不宜炒)120克,沙苑子(先用水洗去浮者,酒洗曬幹)60克,枸杞子(烘幹,不宜炒)90克,牡丹皮(粉口者,酒洗曬幹)90克,九蒸何首烏(用大黑豆蒸,不用料豆蒸,久蒸幹)120克,白蓮須(紅蓮勿用)45克,家芡實60克,人參45克,懷牛膝(酒洗,曬幹)30克,川萆薢(白色者,酒洗曬幹)60克,遼五味子(烘幹)45克,菟絲子(洗去土,酒煮熟,曬幹)90克,杜仲(鹽水拌炒,去絲)45克,魚鰾(蛤粉炒)60克。

“用法”上藥研為細末,煉白蜜成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溫開水吞9克。服藥後宜進飲食,將藥壓入下部。服藥須恒,勿令間斷。

“功效”種子。

“主治”腎虛不育。

“來源”《幼科直言》。

滋陰補精種玉方

“組成”韭子(炒)180克,川續斷180克,菟絲子(酒煮)240克,覆盆子240克,枸杞子(酒蒸)240克,芡實(去殼)240克,蓮肉(去心)240克,山藥(炒)240克,白茯苓240克,蓮花蕊120克,沙苑子(炒)240克。

“用法”金櫻子500克,去核,煎膏和上藥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

“功效”固精,補腎,種子。

“主治”腎虛不育。

“來源”年氏《集驗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