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一下曆史上的北洋水師。當時清朝的海軍在世界排第三位,日本排第七位。日本間諜考察北洋水師後,說北洋水師必敗無疑,因為他們看到炮台上居然掛著衣服,由此得出清朝海軍紀律鬆弛,沒有戰鬥力的結論。然後悍然發動甲午海戰,北洋水師果然慘敗。
以上正、反兩例說明,細節決定成敗。而我們這次去調查,人們也會通過觀察大家的一些細節,對我們整個學校作出評價。所以,每個去調查的同學,都是我們學校的形象大使,希望大家切實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
盧英在即興演講時,把“人們判斷一個團體的整體狀況和精神風貌,往往依據一些細節”作為主線。要用事例說服大家,但可供選擇的事例很多,她就選擇了一正一反兩個典型事例,用“家家窗台上都擺滿了鮮花”的正麵事例來證明美好的細節能讓別人作出肯定的評價;用北洋水師的“炮台上居然掛著衣服”的反麵事例來證明不良的細節可讓人得出否定的判斷。正反對比,使演講者的思路快速打開,從而讓同學們在調查時切實注意自己的形象。
三、遞進式
遞進式即像剝蒜衣一樣,層層逼近核心內容;或像登梯一樣,將內容不斷深化和升華,給人一種不斷翻新之感。例如:
……這話題之二嘛,是“矮子問題”。(哄笑)由我當眾提出這個問題,豈不惹火燒身?(鼓掌)這也要點勇氣呢!老實說,在我年輕的時候我並不覺得“矮”有什麼問題,直到20世紀80年代,在輿論壓力之下,才感覺成了問題。(哄笑)其實,白鶴腿長,鴨子腿短,都是生來如此,何必自尋煩惱!現在我要問:“矮子能有風采嗎?”答曰:“高個不見得都有風采,矮個不見得都不風采。”(鼓掌)那麼,矮個怎樣才能具有風采呢?我有幾點心得可供參考:
第一,要有自信。論個子,我比他低一頭;而論覺悟、學識、才能,我可能比他更勝一籌!這也叫“以長補短”吧?(鼓掌)
第二,不要犯忌諱,但凡麻子怕說麻子,禿子甚至怕說電燈泡,其實越犯忌諱越尷尬,不如自己說出來反而沒事。我常有機會跟北方漢子們在一起開會或聊天,我跟他們開玩笑:“我不如你高,你可別怪我,怨隻怨我們那山上的猴子就個子小些!”(鼓掌、哄笑)
第三,把胸脯挺起來,但也用不著踮腳尖。衣著講究適當,比方不穿橫條、方格的衣服,但也用不著老穿高跟鞋,我主張矮要矮得有骨氣,還是腳踏實地好!
第四,最重要的還是本人的德才學識,有修養,有風度,對社會有貢獻,自然受人愛戴。
趁著晚會的高興勁兒,解開這個“矮子問題”,不知台下的某些同學心裏是否踏實一些?(長時間熱烈鼓掌)
該即興演講闡述了四個方麵,這四點是逐層展開、層層深入的。自信是關鍵,隻有自信才不怕忌諱,才敢挺胸脯、不踮腳尖,矮得有骨氣,而這一切又必須以自己的德才學識為基礎。該演講環環緊扣,一層深似一層,又成渾然整體。語言風趣幽默,比喻生動貼切,而又蘊含哲理,發人深省,故而深受聽眾歡迎,博得滿堂喝彩。
1.某教師在某學院大學生辯論比賽結束時的即興演講:
我們學院一年一度的大學生辯論比賽圓滿結束了。對這次辯論比賽,我的評價概括起來是兩句話:兩個新突破,一種好形式。第一個突破是突破了往屆各講各的、交鋒不激烈的老一套,開始了真正的短兵相接、唇槍舌劍,辯出了智慧、辯出了水平……第二個突破是突破了往屆隻注重引經據典、脫離實際的老一套,開始貼近我們大學生的生活,辯出了思想、辯出了風格……
我認為,辯論比賽是一種好形式,是大學生自我教育、展示風采、鍛煉口才的好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