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有些話題要小心避免。對於你不知道的、不清楚的事情,不要冒充內行自說自話;不要向陌生人炫耀自己,如個人成就、家庭財富等;不要在公共場合議論他人的失敗、缺陷和隱私;不要談容易引起爭論的話題;不要像祥林嫂那樣到處訴苦和發牢騷。
二、轉換話題的方式與技巧
在談話中,同一話題往往不會貫穿始終,中途轉換是司空見慣的事情。轉換話題的要領,在於巧妙、自然、適時地將對方的注意力從原來的話題引至新的話題。一般有以下兩種情況:一種是自然轉換,話隨心動;另一種是有意轉換,交談者為了控製交談氣氛,在談話出現冷場、談話內容枯竭、交談難以維持、有人失言或出現意外的尷尬局麵時主動轉換話題。
1.禮貌回絕法
禮貌回絕法是指抓住對方話語中的一點引出新的話題的方法。例如:
兩位老朋友好久不見,突然見麵,非常高興,甲誇耀自己生活順意,愛情美滿,問乙:“你現在過得可好?”
乙正鬧離婚,又不想說出,於是便說:
“我哪比得上你呀?你小孩上幾年級了?肯定很可愛吧!”
話題轉移到小孩上麵,甲喜不自勝,又滔滔不絕講開了。
2.補充跳躍法
補充跳躍法是指表麵上補充對方所言,實際上暗度陳倉,轉換話題的方法。例如:
對方一個勁地吹噓自己下海經商的體會,而你又不感興趣,這時,你可抓住對方的一句話巧妙轉換:“是啊,商海難遊,苦中有樂,我如今還是漫遊學海,一樣是喜憂參半啊!”
3.啟發引導法
啟發引導法是指在對方表達陷入困境時,可不失時機地提出一些問題,通過這些問題開啟對方思維,把話題逐漸引開的方法。例如:
對於迷路的孩子,有經驗的巡警經常問:
“爸爸媽媽在家嗎?”
“叫什麼名字?”
“你家附近有大高樓嗎?”
這樣一步步引導,實則是一個個話題的轉換,能幫助孩子回憶家的大體位置。
4.信手拈來法
交談總是有特定的環境因素的,眼前的景色、物品、陳設,耳畔聽到的雷聲、噪音,乃至你身體感受到的氣溫等,都是轉換話題可利用的東西。例如:
“沒想到您家掛了這麼多臉譜圖,什麼時候喜歡起京劇來了?”
“天氣好悶,您覺得要下雨嗎?”
5.開宗明義法
開宗明義法是指很果斷地撇開原來的話題,直截了當地提出一個新的話題的方法。例如:
“我們說點別的吧。”
“這個問題以後再說!”
6.投其所好法
如果交談對方是個內向的人,或是不善言辭,不苟言笑,則需要關注對方的性格、職業、專業等,選擇其所感興趣的話題。例如:
“您認為您所在的這個行業在未來3年裏會發生什麼樣的變革?”
7.留白法
恰到好處的停頓、空白,讓對方獨自去領會,可以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作用。例如:
甲:把你現在的廣告費增加3倍,會有大起色的。
乙:要是廣告費收不回來怎麼辦?
甲: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乙:要是孩子讓狼叼去了,又沒套住狼怎麼辦?
甲:(歎了口氣,拍了一下乙的肩膀)做生意不善於廣告宣傳,就好像在黑暗中向女人眨眼睛一樣。
甲說完此話戛然而止。乙過了半晌,忽然握住了甲的手說: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這榆木腦袋終於開竅了。”
三、話題結束的方式與技巧
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話題結尾的設計與實施,也是十分重要的。
1.回題照應式
回題照應式是一種回報話題的結束方式,這種結尾簡潔明了,話題內容較短小,無須點評。在前後內容銜接緊湊的情況下,較常采用此種結束方式。例如:
“好了,今天我們主要學了比喻句的用法,課就到這裏。”
“關於投資的問題,咱們就先聊到這吧!”
2.重複強調式
重複強調式是指話題中的某些內容在話題的結尾做一定的重複,以便對方加強記憶和加深理解的方法。例如:
“號碼記住了吧?一定給我打電話呀!”
“千萬記得幫我問問這個事。”
3.歸納概括式
歸納概括式便於對方聽出完整清晰的印象和結論。例如:
看來果茶並不是越紅越好,顏色越紅說明添加的色素越多,色素多呢,品質難免不受影響。因此,黃褐色的果茶比純紅色的果茶質量要好。第二呢,果茶越稠就說明添加劑成分越多,看來那種出現果肉汁兒與水分層的果茶還是比那種看起來較黏稠的果茶質量要好些。您在買果茶的時候可要注意這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