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特區建設遇到不少困難和阻力,有些人對辦特區持懷疑觀望態度。是年1月24日,當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顧委主任的鄧小平,同王震、楊尚昆同誌在中顧委委員劉田夫和廣東省省長梁靈光的陪同下,到深圳視察,給深圳特區題了詞,肯定了深圳特區的建設成就,肯定了辦特區的方針是正確的,給了特區建設以決定性的支持,堅定了人們辦特區的決心和信心,使特區的建設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散步後,鄧小平在省、市負責人陪同下,乘車觀光深圳市容。
車子緩緩地在市區穿行。這裏,八年前還是一汪水田、魚塘,羊腸的小路,低矮的房舍。現在,寬闊的馬路縱橫交錯,成片的高樓聳入雲端,到處充滿了現代化的氣息。鄧小平看到這繁榮興旺、生機勃勃的景象,十分高興。正如他後來說的:“八年過去了,這次來看,深圳、珠海特區和其他一些地方,發展得這麼快,這沒有想到。看了以後,信心增加了。”
鄧小平邊觀光市容,邊同省市負責人親切交談。
當談到辦經濟特區的問題時,鄧小平說,對辦特區,從一開始就有不同意見,擔心是不是搞資本主義。深圳的建設成就,明確回答了那些有這樣那樣擔心的人。特區姓“社”不姓“資”。從深圳的情況看,公有製是主體,外商投資隻占1/4,就是外資部分,我們還可以從稅收、勞務等方麵得到益處嘛!多搞點“三資”企業,不要怕。隻要我們頭腦清醒,就不怕。我們有優勢,有國營大中型企業,有鄉鎮企業,更重要的是政權在我們手裏。有的人認為,多一分外資,就多一分資本主義,“三資”企業多了,就是資本主義的東西多了,就是發展了資本主義。這些人連基本常識都沒有。
車子行至火車站前,鄧琳指著火車站大樓上那蒼勁有力的“深圳”兩個大字對鄧小平說:“您看,這是您的題字,人們都說寫得好。”
鄧楠打趣說:“這是您的專利,也屬知識產權問題。”說得鄧小平笑了起來。
當談到經濟發展問題時,鄧小平說,亞洲“四小龍”發展很快,你們發展也很快。廣東要力爭用20年的時間趕上亞洲“四小龍”。停了一會兒,他補充說,不僅經濟要上去,社會秩序、社會風氣也要搞好,兩個文明建設都要超過他們,這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加坡的社會秩序算是好的,他們管得嚴,我們應該借鑒他們的經驗,而且比他們管得更好。
車子不知不覺到了皇崗口岸。皇崗邊防檢查站、海關、動植物檢疫所的負責同誌,熱情地歡迎鄧小平的到來。
鄧小平站在深圳河大橋橋頭,深情地眺望對岸的香港,然後察看皇崗口岸的情況。
皇崗邊檢站站長熊長根向鄧小平介紹說,皇崗口岸是1987年初籌建,1989年12月29日開通的。占地1平方公裏,有180條通道,最高流量可達5萬輛次和5萬人次,是亞洲最大的陸路口岸。最近每天約通過7000輛次和2000人次。鄧小平聽了很高興,不斷點頭,露出滿意的笑容。
國貿中心大廈,高高聳立,直插雲霄。這是深圳人民的驕傲。深圳的建設者曾在這裏創下了“三天一層樓”的紀錄,成了“深圳速度”的象征。到深圳來的中外人士,總要登上樓頂的旋轉餐廳,遠眺深圳城市的景色。
1月20日上午9時35分,鄧小平在省、市負責人陪同下,來到國貿大廈參觀。該大廈的女職工,整齊地站在兩旁,鼓掌歡迎鄧小平,並齊喊“鄧爺爺好!”鄧小平高興地向她們招手,並鼓掌致意。
在53層的旋轉餐廳,鄧小平俯瞰深圳市容。他看到高樓林立,鱗次櫛比,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很是高興。
坐下來後,他先看一張深圳經濟特區總體規劃圖。接著,李灝向鄧小平彙報深圳的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情況。李灝說,深圳的經濟建設發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84年,人均收入為600元,現在是2000元。改革開放也有了很大的進展。他還說,這些年來,我們的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是同步發展的。深圳人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堅定不移,並且充滿信心……
聽了彙報後,鄧小平和省、市負責人作了較長時間的談話。
鄧小平充分肯定了深圳在改革開放和建設中所取得的成績。然後,他說,要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關鍵是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隻能是死路一條。基本路線要管100年,動搖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