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李嵐清當選為十四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他曾是第十三屆中央候補委員。
跨世紀大業的政治保證
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江澤民再次當選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和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選舉結果合乎黨心,順乎民意,說明以江澤民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在全黨和全國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說明中國共產黨團結一致,跨世紀大業有穩固的政治基礎和可靠的政治保證;說明鄧小平開創的偉大事業後繼有人,前程遠大。
黨的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全黨的指導思想,提出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全麵推向21世紀,這是曆史性的貢獻。十五大選舉產生了黨的中央委員會,十五屆一中全會選舉產生了以江澤民為核心的中央領導機構,全黨和全國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推進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這是又一個曆史性的貢獻。十五大和十五屆一中全會向世人展示,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政治上理論上成熟的黨,是思想上組織上高度統一的黨。
旗幟問題,領導核心問題,對於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至關重要。中國共產黨的曆史告訴人們,要取得革命和建設的勝利,必須有正確的理論、正確的路線,必須有堅持正確理論、正確路線的堅強的黨中央領導核心。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國內外複雜的形勢下,堅決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領導全黨和全國人民堅定不移地沿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黨的十四大以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更加蓬勃發展的新階段,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八年來不尋常的實踐考驗,證明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成熟堅強,奮發有為,求真務實,善於運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特別是鄧小平理論解決中國經濟、政治、文化、軍事、外交等各方麵的重大問題,完全有能力駕馭全局,把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勝利推向前進。中國共產黨有了鄧小平理論這一偉大、光輝、勝利的旗幟,有了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這個跨世紀的堅強領導集體,中國人民事業一定能無往而不勝。
民主集中製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組織製度和領導製度。黨員個人服從黨的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全黨各個組織和全體黨員服從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這是民主集中製的重要原則。鄧小平深刻指出:“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沒有核心的領導是靠不住的。”人們有理由相信,黨的十五大後,中共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決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在思想上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證黨的路線和中央的決策順利貫徹執行。這是中國共產黨的力量所在,是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大局所在,是中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在中國這個經濟文化基礎還比較落後的國家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馬克思沒有講過,前人沒有做過,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沒有幹過,是空前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對光明燦爛的前景,中國共產黨人有無比堅定的信念;對戰勝困難和風險,中國共產黨人有充分的精神準備。
時不我待,重任在肩。讓全國人民在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同心同德,抓住機遇,開拓進取,為實現黨的十五大提出的戰略目標和各項任務,為把中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努力奮鬥!
第五節 江澤民橫跨太平洋,華盛頓金秋迎貴賓
金秋的華盛頓,天高氣爽,層林盡染,五顏六色的樹叢構成了綺麗的自然風光。
為表示美方對此次訪問的重視,白宮決定提高規格,改為副總統戈爾夫婦到機場迎接。
機場上鋪著紅地毯,禮兵持槍列隊在地毯兩側,中美兩國國旗迎風飄揚。
1997年10月26日,當地時間上午9時,江澤民主席的專機在檀香山希卡姆空軍基地機場降落。
江澤民和王冶坪戴上主人贈送的古典禮帽,微笑著向歡迎群眾揮手致意。
江澤民主席訪美,一路保安森嚴,撒下三道嚴密的安全網,要飛進一隻小鳥都不容易。
兩位國家元首雙手緊握的一刹那,記者們快門頻響……
克林頓說,中國人豐富了美國曆史。
華盛頓金秋迎貴賓
在美國東北部,有一個舉世著名的城市――華盛頓。它的全稱是“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在行政上由聯邦政府直轄,不屬於任何一個州。
華盛頓位於馬裏蘭州和弗吉尼亞州之間的波托馬克河與阿納卡斯蒂亞河彙合處的東北岸。這裏原是一片灌木叢生的處女地,隻有一些村舍散落其間。1789年,美國聯邦政府正式成立,喬治?華盛頓當選為首任總統。當國會在紐約召開第一次會議時,建都選址問題引起激烈爭吵,南北兩方的議員都想把首都設在本方境內。國會最後達成妥協,由總統華盛頓選定南北方的天然分界線――波托馬克河畔作為首都地址,並聘請參加過獨立戰爭的法國工程師皮埃爾?朗方主持首都的總體規劃和設計。新都尚未建成,華盛頓便於1799年去世。為了紀念他,這座新都在翌年建成啟用時被命名為華盛頓。1814年因英軍入侵一度被放棄,總統府白宮亦遭火焚。19世紀末,人口、麵積、建築大為增加。
根據朗方的設計,國會大廈和白宮均吸收了巴羅克式建築風格,寬闊的大街從這兩處建築直伸出去。以國會大廈為軸心,南、北兩側街道(東西走向)以字母命名,東、西兩側街道(南北走向)以數字編號。國會大廈兩側有“獨立”和“憲法”兩條林陰大道。從國會、白宮呈放射狀向外伸延的大路,均以美國各州名字命名。
最能代表華盛頓特色的是與其首都職能有關的眾多大型建築物。國會大廈建在被人稱為“國會山”的全城最高點上,它是華盛頓的象征。這座乳白色的建築有一個圓頂主樓和相互連接的東、西兩翼大樓,美國國會參眾兩院都在國會大樓裏辦公。白宮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圓形建築,是華盛頓之後美國曆屆總統辦公和居住的地方。橢圓形的美國總統辦公室設在白宮西廂房內,南窗外邊是著名的“玫瑰園”。白宮正樓南麵的南草坪是“總統花園”,美國總統常在這裏舉行歡迎貴賓的儀式。國會大廈和白宮之間有“聯邦三角”建築群,其中包括聯邦政府各部、機構以及國家美術館、國家檔案館、泛美聯盟、史密森國家博物館和聯邦儲備大廈等。國會山上國會大廈四周有最高法院、國會圖書館。華盛頓麵積最大的建築是波托馬克河彼岸的五角大樓。它是美國國防部所在地,是一座由五座長方形建築銜接起來的五邊形建築物。在華盛頓,幾乎每塊公共用地上都建立有代表性的紀念建築物。僅在哥倫比亞特區便有各種紀念堂、紀念碑等300多處。著名的有林肯紀念堂、傑弗遜紀念堂和華盛頓紀念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