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主席的講話是全國人民的期望,也是香港同胞的共同心聲。
“每逢佳節倍思親。”喜慶的日子裏,人們思念鄧小平,不知有多少話要對這位偉大的愛國者說,不知有多少事要告慰這位中國人民偉大的兒子。
人們想告訴他,正是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將他的構想在今天付諸實施。人們想告訴他,隨著香港的回歸,中華民族奏響了統一的序曲。
人們想告訴他,在他的旗幟下,一個日益強大的中國將會滿懷信心地邁向新的世紀。“曆史將會記住提出‘一國兩製’創造性構想的鄧小平先生。”
絢麗的禮花在香港夜空中綻放,那是把獻給小平的心花送上雲天九重。懷念是永遠的,告慰也將永遠!
(“替小平到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
在舉世矚目的中英兩國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的主席台上,人們都注意到中國政府代表團座席上有一位兩鬢染霜的老人。她就是年過八旬的鄧小平夫人卓琳。
曆史將銘記“一國兩製”偉大構想的創立者鄧小平。正是他,在15年前,向世界表達了中國一定要收回香港的堅定信念。正是他,以超凡的智慧和膽識,開創曆史先河,將“一國兩製”寫進人類曆史的史冊。
“等香港回歸祖國後,我很想到那裏走一走,站一站,哪怕是坐著輪椅也要到祖國的這片土地上看一看。”
這是一位世紀偉人的最後願望。然而,也就在這一願望即將實現的時候,帶著深深的遺憾,四個月前,他離開了人間。
“替小平到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帶著鄧小平未了的夙願,與他幾十年相濡以沫的卓琳,與兒女們一起來到香港。“能親眼看到香港的回歸,是小平同誌生前多次表達過的一個心願。今天,我們能夠代他完成這個遺願,他在九泉之下也會感到高興和欣慰的。”
為了這一天的到來,81歲高齡的卓琳早早就叫人找來一張香港地圖,看了一遍又一遍。她說:“香港回歸是中華民族的大喜事。我衷心祝願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
7月1日零時零分,鮮豔的五星紅旗在紫荊花旗的陪伴下,在交接儀式的主禮台上冉冉升起,雷鳴般的掌聲在大會堂久久激蕩。人們為香港回到祖國的懷抱而欣喜,為全世界中華兒女的盛大節日而歡慶。此時此刻,卓琳和她的兒女們百感交集,無比欣慰。
10時整,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慶典隆重舉行,卓琳與她的家人一起應邀出席。在主席台上,國家主席江澤民和其他黨和國家領導人特意走到主席台第二排,與笑容滿麵的卓琳握手致意。
為了把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製”偉大構想變為現實,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以卓有成效的工作,保證了香港的平穩順利過渡。卓琳也向江澤民主席等表示衷心的感謝。
剛剛宣誓就職的香港特區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同樣激動不已。他在致辭時,臨時離開了已定的講稿,充滿激情地說:“今天我們很高興,卓琳女士也來了。我們向她表示敬意。”
全場響起了如潮的掌聲。卓琳從座位上站起身來,向全場鞠躬致意。
掌聲經久不息。這一刻,香港回歸――“告慰小平”成了所有人共同的心聲。
小平舊居不眠夜
6月30日下午,廣安縣協興鎮的老鄉,紛紛彙聚到鄧小平舊居。他們拿來掃帚、擦布、雞毛撣子,完成著迎香港回歸的最後一件大事――把小平同誌舊居再好好打掃一次。
實物、書籍,尤其是那些珍貴的小平照片,老鄉們擦了又擦。隨後,他們將舊居16間房屋的木窗門扇全部打開,拉亮房裏所有電燈。
隻聽舊居管理所邵光平所長一聲令下,幾個小夥把幾塊大牌子抬上了舊居台階的中央,一幅是小平慈祥微笑的畫像,一幅是香港回歸宣傳畫,一塊則是老鄉們自製的香港回歸“倒計時”牌。萬響鞭炮已經掛好;幾大鍋象征團圓的白胖胖湯圓已經包好;還有一個大大的紅“喜喜”剪紙字也早已剪好;兩台大彩電播放著香港交接實況。明亮亮的小平舊居,洋溢著喜悅和歡樂。
1997年7月1日零時零分,國旗升起,國歌奏響,香港終於回到了祖國懷抱。老鄉們爆發出一陣歡呼。此時,小平同誌的親表弟談文全老人伸出四個手指向電視機走去,聲音在顫抖:“小平,你再多活四五個月,不就能看到這一天了嗎?話音未畢,淚濕眼眶。”
小平舊居裏的氣氛頓時凝重起來,好多人輕聲地哭了,喜悅與懷念交織,舊居院內人們淚水漣漣。邵所長將大紅“喜喜”字貼在了小平像側,老鄉端一碗湯圓恭恭敬敬放在小平像前,協興鎮副鎮長江陵對著小平像說:“小平同誌,您15歲就離開這個院子尋找革命真理,從此就沒有再回來。今天是您老人家高興的日子,倘若您老人家在天有靈,能不能回家鄉看看……”
夜很深了,江陵告訴老鄉們:以協興鎮全體鄉民名義發給香港同胞的賀電已經發出去了。她將電文又一次念給舊居院內所有的父老們聽:“親愛的香港人民,在您們飽經百年滄桑回到祖國懷抱的難忘時刻,我們身為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出生地協興鎮的鄉親,特向您們表示衷心的祝賀……”
明亮亮的小平舊居,一個凝結了太多情感的不眠不夜……
第五節 香港前程織錦繡,東方之珠更璀璨
一個百年夢圓後的清晨,一個歡樂、激情之後的清晨。
經過一場夏雨的洗禮,懸掛在港島、九龍、“新界”大街小巷的五星紅旗和特區紫荊花區旗顯得更加鮮豔。
從萬眾矚目的會展中心新翼到香港的各個角落,無數人徹夜未眠。
7月3日,香港市民在傾盆大雨中迎來了香港特區成立後第一個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