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一天,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政府多次莊嚴申明,香港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承認英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的三個不平等條約;對於這一曆史遺留問題,將在條件成熟的時候通過和平談判解決;未解決之前維持現狀。新中國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等,十分關心香港的前途,關懷香港同胞。在新中國建立前後,毛澤東同誌先後提出了“暫不收回香港”“長期打算、充分利用”和“1997年平穩交接”等一係列解決香港問題的戰略決策,為保持和促進香港的繁榮穩定,為香港回歸祖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曆史時期,社會生產力蓬勃發展,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日益提高。中國作為一個最具發展活力的國家,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為香港的順利回歸創造了決定性條件。
――為了這一天,中國政府以統一祖國的大局為重,以保持香港繁榮穩定的大局為重,按照“一國兩製”的構想,為解決香港、澳門、台灣問題,最終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提供了一條現實可行的途徑。實踐表明,“一國兩製”“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針,符合香港的利益,符合全民族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廣大香港同胞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擁護,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讚同。這是一個高瞻遠矚的偉大創造,是人類文明進步史上的一個創舉。
在歡慶香港回歸的時候,我們深切懷念敬愛的鄧小平同誌。他作為一個偉大的革命者、愛國者和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畢生以祖國的解放、振興、統一為己任。他作為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以罕見的政治勇氣、恢宏氣度、高超智慧,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製”的偉大構想,為香港順利回歸祖國起到了巨大作用。“一國兩製”構想將作為他對中華民族的偉大貢獻而功垂青史、光照中華。
在歡慶香港回歸的時候,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沒有祖國的日益強盛,沒有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沒有新中國三代領導人的不懈努力,特別是沒有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引,就不可能有今天的香港回歸。這就是100多年曆史寫下的莊重結論。
香港回歸,是落實“一國兩製”方針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確保香港長期繁榮和穩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是根據“一國兩製”的構想而製定的一部全國性法律,是今後香港特別行政區一切運作的法製基礎,更是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根本保證。香港回歸祖國以後,《基本法》即開始實施,從中央到地方,廣大幹部和群眾都要認真學習、嚴格遵守《基本法》。香港特區政府和廣大港人也會認真貫徹、執行《基本法》,以主人翁的責任感,肩負起“港人治港”的重任,把香港管理好、建設好。
現在,在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路線指引下,在以江澤民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國家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進步。世界將看到,中國的明天會更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在新世紀的征途上,將向著現代化的宏偉目標昂首闊步前進,中國的完全統一、中華民族的全麵振興,將成為輝煌燦爛的現實。
永遠銘記鄧小平對香港回歸的不朽功勳
我國對香港恢複行使主權的日子日益臨近。全國人民歡欣鼓舞地等待著百年國恥一朝洗雪,世界的目光也一齊注視著這一世紀盛事。香港的順利回歸,是由於鄧小平同誌提出“一國兩製”構想作為解決香港和台灣問題的指導方針,又以無比的革命膽略和求實精神親自領導了這一工作。對香港傾注著深情的鄧小平同誌說過,他希望活到1997年,親眼看到中國收回香港,並且願意到香港走一走,親眼看一看香港。今天,當香港即將回歸的時候,我們更加緬懷這位世紀偉人,也更加感念他為香港回歸建立的不朽功勳。
香港的回歸有著艱難曲折的曆程。150多年來,中國人民從來沒有放棄過對香港的主權,從來沒有承認過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強加在我們身上的不平等條約,從來把祖國這一領土的被強占視為最大民族恥辱,也從來堅信香港一定會回到祖國懷抱。但是,新中國成立前,收回香港隻能是全民族的一個夢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政府一再表明將在適當時機通過談判解決香港問題,但是由於國際國內條件不成熟,香港的回歸未能提上日程。進入80年代,我國政治穩定、經濟生機勃勃,鄧小平同誌順應民族願望,果斷地作出了收回整個香港的決策。1982年他在會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時,堅定地宣布:1997年中國將收回香港。他嚴正指出,“中國和英國就是在這個前提下來進行談判,商討解決香港問題的方式和辦法”,中英雙方如果根本談不攏,“中國將重新考慮收回香港的時間和方式”。我們今天重溫鄧小平同誌的這些話,深深為他崇高的愛國情懷、維護國家主權和尊嚴的堅定立場所感動。鄧小平同誌是一位最熱烈的愛國主義者,最堅定地維護我們國家利益的民族英雄。
江澤民總書記在鄧小平同誌追悼大會上致悼詞時說:“祖國的完全統一是全中華民族的共同心願。用‘一國兩製’方式實現和平統一,是鄧小平同誌的偉大創造。”鄧小平同誌在總結我們黨曆史經驗的基礎上,為解決台灣和香港、澳門問題提出的“一國兩製”構想,是他創立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解決國際上類似的曆史遺留問題也有重要意義。按照鄧小平同誌的這一構想,我國的主體部分實行社會主義製度,香港、澳門、台灣實行資本主義製度,長期不變。鄧小平同誌指出,這完全是從實際出發,照顧到曆史和現實情況,為了保持香港、澳門和台灣的繁榮與穩定,和平地、合情合理地、在各方都能接受的情況下解決祖國統一問題。鄧小平同誌的這一構想,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曆史唯物主義解決現實問題的典範。鄧小平同誌一再提到,這也是為世界上存在的許多爭端找出路。因此,這不但是他對中國統一大業作出的特殊貢獻,也是他為世界解決曆史遺留問題、維護局勢的和平與穩定作出的重大戰略思考,是一位熱愛和平、深切關注人類命運的偉大政治家對人類作出的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