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拜景陵雍正得怪病 賈士芳趁機救皇命(1 / 3)

經過這場誤會,允祥自覺三弟兄之間的氣氛緩和了許多,便看了看雍正和允禵道:“咱們一起給太後上炷香吧!”

雍正點點頭,移步站在上首。不料允禵卻走到陵碑前,以手撫摸上麵雕刻的文字,一邊悲愴地道:“額娘,您瞧,如今您不在了,有人就給您上了這麼尊貴的諡號:孝恭宣惠溫肅定裕讚天承聖仁皇後。可是這個人卻活活逼死您,兒子無能,連您最後一麵都不能見。您若泉下有知,就顯顯神靈,懲治惡人吧!”

允祥吃了一驚,看看雍正臉上青一陣、白一陣,正要上前勸阻允禵,卻聽雍正冰冷的聲音問道:“你說誰逼死皇太後?”

允禵全然不懼,用手一指雍正憤怒地道:“就是你,雍正。你謀父逼母,喪盡天良。我胤禵再無能,也還有一絲血性天良。大不了你像對待八哥、九哥一樣懲治我。來吧,是明殺還是暗鴆,悉聽尊便。”

雍正仰望景陵,一聲長歎道:“皇考有靈,胤禛之心,天地可鑒。兄弟逐鹿,自然有輸家贏家。十四弟,既然輸了,就要輸得起。老八、老九也輸不起,他們不甘心我做皇帝,就命人四處散布謠言,說我即位不正,謀害父皇,詆毀我。如今我是皇帝,君臣名份已定,他們這麼做就是悖逆犯上。我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他們。就在我和十三弟來馬蘭峪的途中,老八、老九的太監還在半道上行刺呢。老八居心叵測,手段陰險。十四弟,你不過被他當槍使,卻還糊裏糊塗。允禛、允禮也是他搖旗呐喊的角色,被父皇稱作糊裏糊塗的‘梁山泊好漢’。所以,老八不除,國無寧日。實話告訴你,阿其那恐怕活不過明日。”

允祥聽罷,心中一凜,頓時明白昨日雍正交待小太監的那句‘不使其再有行動’的話的含義。想想允祀雖說其罪當誅,但都是皇室弟兄,弄到你死我活的地步總不能算光彩的事情,便也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覺,不覺眼角有些發潮。

允禵也是心裏一驚,想不到雍正果真對親兄弟下得手去,允祀的今天未必不是自己的明天。但允禵傲骨不改,仍譏諷道:“新皇帝果然好狠的手段,連自家弟兄也能置之死地。但這些怕是嚇不倒我,要我俯首聽命萬不可能。要我低眉順眼、搖尾乞憐更不必去想。不過,老八都死了,再沒有哪個王爺敢來和我聯手對付皇上。也沒有誰有能耐劫持我去做傀儡皇帝,我可以陪著聖祖爺參禪悟道了。”

雍正冷哼道:“朕是一國之君,不做婦人之仁,究吏苛民乃是為國謀正,阿其那之流不顧大體,為逞其一己之私欲,不惜悖逆犯上,為害社稷。朕誅他乃是順應天理民情。凡罪不當誅者,朕也不會濫行殺戮。”

允禵哈哈大笑道:“罪不當誅者,莫不是我麼。這麼說我倒是要謝謝雍正皇帝不殺之恩了。我就是不明白我這種人留著到底有什麼用。”

允祥見他夾七夾八地說著,恐怕再惹起雍正大怒,忙從中周旋道:“皇上的意思夠明白的了,過去的事兒,咱們誰也別追究,為著祖宗傳下來的江山,咱們愛新覺羅的子孫都應該出把力。”

“為江山社稷出力,我何曾含糊?康熙五十六年,策妄阿拉布坦舉兵叛亂,父皇命我代為征討。整整三年,我沒能下馬睡過一個囫圇覺,沒能安安穩穩地吃過一餐飯。叛亂平息了,可是父皇馭天了。我這個平叛的將軍不但無功,反被革去王爵,拘禁在此為聖祖守陵。十三哥,兄弟的眼珠子沒有你瞅得準,若是也瞅準了主子,恐怕今日也不在你之下吧!”

允祥沒想到他連帶著自己一番挖苦,心中怒火頓起,臉上一陣狂風暴雨,正欲發作。忽見雍正一步躍到允禵麵前,掄起右手,就是一記響亮的耳光,口中斥道:“你逐鹿敗北,內心失落,發些牢騷,朕可以不管,但你無端侮辱十三弟,朕豈能容你!這一記耳光算是警告你。”

允禵一邊捂著火辣辣的半邊臉一邊破口大罵:“雍正,你這個凶殘不仁的暴君,不講人倫的畜生,你為什麼不殺了我?為什麼……”

允祥再也忍耐不住,招手就往上衝,卻被雍正一把拉住,轉身就走,邊走邊道:“禦弟,咱們不和他鬥氣,讓他折騰去吧!走,回營去。”

允祥哪得解氣,邊走邊不甘心地道:“你的脾氣哪兒去了?他這樣罵你,你也忍得下去。”

雍正嘴角抽搐著道:“為著仁壽皇太後,朕還要接他回京呢!”

回到範時緁中軍大營,天色已晚,範時緁忙著吩咐人備辦酒菜,為皇上和怡親王接風。雍正因為和允禵爭吵,心情不太好,但是為了表示對範時緁等將士的恩寵,還是滿麵笑容地入了酒席,允祥也陪坐在他身旁。

酒宴完畢,範時緁等將官送雍正回到行宮便請安退出。允祥道:“皇上,明日是吉日,宜拜祭景陵。”

雍正點頭道:“朕也想選在明日,但拜祭景陵是大事,須要慎重,還是請薑半仙占卜一番為妥。”

允祥表示讚同,便吩咐人去叫薑近垣。沒多大功夫,薑近垣來到,先給兩人請了安,問了緣由。便從身上取出卦筒,搖了幾搖,讓雍正抽出一支卦簽。薑半仙接過卦簽,仔細查看一番,歡喜道:“皇上放心,明日就是黃道吉日,宜拜祭祖陵。”

雍正終於放下心來,叫人立刻去通知範時緁,做好一切準備。

第二天,天還沒亮,馬蘭峪大營的官兵就吃過早飯。卯時剛到,中軍大營裏“轟隆隆”二十四聲禮炮響過。雍正皇帝著龍袍皇冠,由怡親王允祥和貼身內侍護衛著騎馬出了營門。範時緁率一千名官兵簇擁兩旁。十幾裏夾山驛道上三步一哨,五步一崗,全是範時緁昨兒夜裏安排好的。走了大約小半個時辰,範時緁緊趕幾步來到雍正馬前道:“回皇上,前頭就是聖祖爺陵寢,請皇上和十三爺下馬走幾步吧!”

雍正點點頭,早有太監伏在馬身旁,雍正踩著下了馬,允祥和其他兵將也全下了馬。範時緁的一千官兵井然有序,各自走到自己的哨位。他本人則帶著十幾名親兵在雍正左右跟著。雍正向北望去,從馬蘭峪山口出去約一箭之地一片寬闊地帶坐落著寂寥無人的康熙陵寢。高大的景陵背山而起,依山而下是巍峨的拜殿,環繞著長城的下麵,是老得發黑的古鬆柏,當中是一座座飛簷鬥拱的屋宇。陵寢正門是三座一塊整石刻的石坊,鵝卵石通道從當中穿過。甬道兩旁也是鬱鬱蔥蔥的鬆柏,掩映著一對對石象、石馬、石翁仲、天祿、辟邪……每一處都打掃得纖塵不染。正門前的陵碑上鐫刻著: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之靈位。陵碑前擺設香案,長明燭、三牲供品。青煙繚繞。

吉時已到,雍正正冠整衣,雙手接過司禮太監奉上的香燭,向著景陵陵碑跪倒。允祥也在下首接過香燭跪下。兩旁侍立的太監、侍衛、清兵將士齊斬斬跪倒一片,整個景陵一片肅靜,惟有雍正身後的杏黃龍鳳旗在風中獵獵作響。雍正對著陵碑三叩頭,站起再跪拜三叩頭。當第三次跪下時,忽聽身後“啪”地一聲,接著一片驚呼聲“啊……”

雍正吃了一驚,回頭去看,卻見掌旗太監手中的杏黃龍鳳旗不知何時,攔腰折斷,太監手中隻拿著根旗杆兒,傻呆呆地站在那兒。允祥也聽出異響,回頭看見,驚得麵如土色,不顧一切衝到掌旗太監跟前,奪過半截旗杆,扔在地上,一揚手“啪啪”兩記響亮的耳光打過去,聲音恐怖地叫道:“怎麼回事?”

拜祭祖陵,龍旗折斷乃是大不吉利之兆。在場的宮監、侍衛、清兵無不驚恐失色,景陵前頓時一片騷動。

允祥忙著上前扶住雍正,隻見他臉色煞白,雙目呆滯。登時怒極,一邊吩咐人侍候雍正,一邊吼道:“來人,把這個沒用的東西拖下去,亂棍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