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長宜一愣,說道:“什麼?”
“薄膜西瓜苗。”
彭長宜有些不理解。
柳泉繼續說道:“你們都在屋裏,我後來出來了,就看見在房根兒有一個暖棚,我問他們家人這是什麼,他家老三說是新育的西瓜苗。我問他怎麼育的,他說是嫁接的,用冬瓜苗嫁接的。我就讓他找了個手電,鑽到裏麵看了一眼,別說,還真像那麼回事。”
彭長宜說:“我不懂。”
柳泉說:“我也是在農院的時候學過,但是咱們這個地方我還真沒發現,他是第一個。因為大田裏的西瓜不能重茬,也就是今年種了明年就不能種了,重茬西瓜幾乎沒什麼產量不說,還易得病蟲害。分田到戶後,一家就那麼一點地,不重茬種的話沒有地可種,這樣就研究出了用冬瓜和葫蘆嫁接西瓜的辦法,嫁接後的西瓜不但可以重茬種植,還能增加產量,提高本身抗病能力。”
“用冬瓜嫁接?口感怎麼樣?”彭長宜反問到,他忽然想起丁一給他們吃的大棚西瓜。
柳泉說道:“口感肯定不如傳統西瓜地道,但是如果你不是瓜農是吃不出來其中的差別的。關健是它產量高,一塊地裏可以連年種植。經濟價值就大多了。”
“你認為這個嫁接西瓜有推廣價值?”
“太有了。”
“你聽說過大棚種的袖珍西瓜嗎,黃瓤的?”
“嗯,聽說過,農院早就試驗成功了。”
“那你說我們用大棚可不可以搞出來?”
“當然可以,上次您跟我說了之後,我就想如果大棚種西瓜的話,會比種菜效益高,春節要是上市的話,您都不敢想它會是多少錢一斤。”
“行,等咱們這段工作告一段落後,你琢磨琢磨大棚西瓜這事。”
“好。”
這時,後麵的一個小夥子說道:“求求你們別說吃的了行嗎?我都餓死了。”
“哈哈。”又是一陣哄堂大笑。
等彭長宜他們吃完飯,回到單位後,已經是半夜十二點了。
開水工早就給他們燒好了開水和洗澡水,彭長宜洗完澡後,倒頭便睡。
隨著這項工作的深入和全省的普遍開展,老百姓逐漸認識到了火化的意義,即便認識不那麼深刻,最起碼也能接受了這件事,從心裏和行動上沒有那麼大的抵觸情緒了。到後期就都紛紛主動火化。因為他們的確嚐到了主動火化的好處,不僅可以免除全部的火化費用,還能得到一個免費的骨灰盒,更具有誘惑力的是還能得到區政府獎勵的500元錢。別的地方最高才給300元。
沒有了東突西殺,機關幹部們還有點不適應了,總想找點事幹。劉忠就說:“怎麼一天不出去就有點抓耳撓腮的?”
彭長宜說:“這是好事啊,我們天天追雞趕蛋的好啊?”
劉忠說:“那倒是,不過工作量下來了,往出支的錢卻多了。老百姓都主動火化了,咱們的錢也就出去了。”
彭長宜說道:“我願意多花錢也不願天天挖墳掘墓。”
“那到是,就是這點人總磨叨,願意跟你下鄉,一天不出去就覺得白過。”
彭長宜笑了,說:“這哪兒跟哪兒呀?對了,今天任書記跟我說,讓咱們以後注意方式方法,有人到市委反映咱們態度野蠻,工作方法粗暴,讓咱們以後注意工作方法,跟群眾搞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