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育種人(二)(2 / 2)

丁一記住了林老師說的話,遇到性格內向的采訪對象,千萬不要用那種記者式的提問,要先跟他拉家常,淡化你的記者身份,要向初次見麵的朋友那樣,先了解他一些無關緊要的情況,切不可直接進入主題,這看似不是主題的談話,卻都是在為主題服務的,要談他最感興趣的話題,慢慢他就不緊張了。另外,能夠讓他拉開話匣子一個行之有效的途徑就是盡快熟悉采訪對象的生活和環境,這樣容易找到共同語言。一句話,你千萬別拿自己當記者,隻有這樣,你的采訪才能成功。

丁一很快發現一個有趣的事,靠北牆的舊沙發上,鋪著一塊洗的發白的幹淨軍用帆布,有一條沙發腿,是用報紙包著兩塊磚墊起來的,盡管屋裏擺設簡單,甚至有些寒酸,但卻幹淨有序。丁一還看見,靠牆的寫字台上,有一個紅木托,上麵是一塊類似礦石的東西,烏金色。她走了過去,仔細看後,才發現裏麵閃著許多金色的礦物晶體。丁一沒見過,但是她隱約覺得應該是金礦石,就說道:“這是不是金礦石?”

鄒子介走過來,說道:“是金礦石,而且是含量較高的金礦石,你掂掂。”說著,把這塊石頭放在丁一手上。

丁一感到這塊石頭很涼很重,就說道:“金子是不是就從這裏麵提取的?”

“是的。”

“你是搞玉米育種的,對礦石也有研究嗎?”

“嗬嗬,沒研究,這是老師給我的。”

“哦?是什麼時期的老師。”

“育種界的老師,原來在我們村下放勞動,住在我們家,我育種就是跟他學的。”

丁一很高興這麼快就扯上了育種,但是她並不急於進入主題,而是說道:“老師給你這塊礦石是不是有某種含義?”

“他沒說過,前兩天,老師來我的試驗田轉了一圈後就走了,頭走給我留下了這個東西。”

“給你的時候什麼也沒說嗎?”

“說了,他說,這個給你,算我沒白看你的玉米。”說著就給我放這兒了,當時是裝在一個紙盒裏的。

丁一把礦石放回原處,說道,這個木托也是老師給你的?“

“不是,是我把別的紀念品撤下,換上了這個。”鄒子介很老實的說道。

丁一見他說得盡管漫不經心,卻能從他的話語裏,感覺到他很看重老師給他的這塊石頭。

“你老師叫什麼?”

“炎午胥。”

丁一點點頭,她頭來的時候,查了一些資料,知道這個炎午胥是農業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在我國玉米育種界有相當的名望,是泰鬥級的人物。他選育成功的“農京”係列品種,改寫了中國玉米種植的曆史。

“你知道炎老師嗎?新聞界沒有不知道他的,他可是被媒體追逐的明星級人物,上次就是躲避記者采訪,紮到玉米地裏,在我這裏過了三天農夫的生活。”說起老師,鄒子介的眼睛都放射出自豪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