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對成立基金會的擔憂(二)(2 / 2)

“我不認識,是我同學介紹的。我們今天中午跟他吃飯,邊吃邊聊,聽聽學者怎麼說,我昨天和人行的梁行長呆了一會,他把農村基金會抨擊的體無完膚,說是地方政府滋生政績的怪胎,是擾亂金融市場的殺手,簡直就是十惡不赦。”

彭長宜笑了,說道:“他們當然要抨擊基金會了,因為搶了銀行的市場份額,誰讓他們門坎那麼高,企業想貸款,四處求爺爺告奶奶不說,還要請客送禮,如果按照他們的規定貸款,許多企業都達不到他們的標準,所以,這裏就有了潛規則。我突然想起阿Q正傳裏,阿Q說的話,他說:不是我不想姓趙,是趙老太爺不讓我姓趙。現在銀行體製,遠遠不能適應改革開放形勢的需要,所以才會有農村基金會這樣一種民間融資載體的出現,其實,在南方,民間融資早在十年前就出現了。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銀行服務意識的缺失和服務意識的淡漠!”

“你這身歪理邪說,銀行有銀行的操作流程,有銀行的管理體係,哪能誰想用誰就用?對了,你這樣說是不是將來有了基金會就可以隨便貸款了?”江帆說道。

“嗬嗬,我當然不是那個意思,我是說有了基金會,肯定會有一些違規行為了,不瞞您說,我對基金會也關注很長時間了。”

江帆高興的說:“哦,看來你也上心了。”

彭長宜也笑著說道:“是啊,您幾次在我麵前流露出對基金會的擔憂,我再不上心就屬於冥頑不化了。”

江帆笑了,說:“好啊,好,上心就說明用心了,用心做的事和不用心做的事結果就不能一樣。這件事上,你用心,我就會省心。”

“但願我將來能有讓您省心的資格。”

“嗯?什麼意思?”

“隻要我能做主,就怕到時我做不了主。”

江帆不言語了,他知道,他們是兩個不同級別的政府一把手,但是,他們前麵都有一個主事的書記。

其實,盡管彭長宜也感覺江帆在這個問題上思慮過於謹慎,但他還是很佩服江帆嚴謹的態度,已經有幾個縣成立了農村基金會,但是作為經濟條件做好的亢州,卻在這項工作中落了後,彭長宜知道主要是江帆還在顧慮。按說,這件事對地方政府是很有好處的,許多行政長官為能有這樣支配資金的權利而歡欣,畢竟這是政府部門的金融機構,支持地方企業,再也用不著求爺爺告奶奶仰頭看那些國有銀行老爺的臉色了。

其實,對市裏遲遲不成立基金會,彭長宜也有看法,自從知道了江帆的顧慮後,他也理解了江帆,有些事,如果操作不好捅婁子,莫不如不做,尤其是基金會這類金融性質的領域,跟政府一般工作還不一樣。所以,江帆嚴謹的態度也讓他有所長識,對於新鮮事物,任何冒進和蠻幹都將付出代價,這已經被多次實踐驗證過的道理。但是,在基層,行政長官的命令往往取代一切科學的論證,早就是不爭的事實,江帆擔心的也是這個問題。想到這裏他就說道:“也可能您現在費了半天心思,等到了具體運作的時候,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這就是我叫叫來的初衷。”

“我能頂那麼大的作用嗎?”

“按照文件要求,都是基層政府牽頭,行政一把手參與。審批貸款也應該參照專有銀行那樣的程序,不然就會出問題,甚至是大問題,這是我最擔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