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有些慌,如坐針氈,她不敢看王圓,低頭就去端茶杯。
王圓笑笑說:“丁一,你別緊張,我承認我喜歡你,從見你第一眼開始就喜歡,但是我知道有些事是不能強求的,不管你是何種原因沒同意我,既然你不願意,我不會強求你,何況我現在有了雯雯,我會記住我對你的承諾,拿你當妹妹看,還記得我曾經跟你說的話嗎?遇到困難的時候,隻要你瞧得起我,我會盡全力去幫助你的。”
丁一感動地衝他一個勁的點頭,說道:“謝謝,謝謝王總。”
王圓站起,走到班台前,拿起電話,說道:“你和李總過來一下,記者來了,把所有的材料都帶上。”
丁一總算鬆了一口氣,終於不再和王圓獨處了。難怪雯雯說跟王圓在一起,就跟一個成熟男子在一起的感覺差不多,鮮有戀人的樂趣,他的行為舉止,的確老成的不像他的年齡。
這時,門被推開,一個黃發女郎進來了,她的手裏拿著一遝材料,看了丁一一眼,走到王圓桌前,說道:“王總,這是你要的材料。”
“李總呐?”
“馬上過來。”
“你坐在這聽聽吧。”
黃發女郎這才轉身,衝丁一很職業的笑了一下,過來給她添滿了水。
又進來一個四五十歲的中年男人,長得的麵相敦厚,慈眉善目,進來先跟丁一打招呼,也走到王圓麵前,說道:“王總有事嗎?”
王圓走過來,在剛才的位置上坐了下來,說道:“這是咱們電視台的丁記者,這是我們公司的李總和黃主任。”
丁一站起來,和他們握了手。王圓繼續說:“你們倆位也坐下,咱們和丁記者彙報一下思路和目的。”
丁一采訪有個特點,她喜歡傾聽,不喜歡問,有的時候一個詢問的眼神就代替了問話。她記得的林稚君講過,隻有用心傾聽,對方會把一切都告訴你。她還不喜歡往采訪本上記,有的時候,采訪對象一看你要落筆了,反而想說的話便不說了,何況,低頭記錄也影響交流,她更不喜歡用錄音設備,容易給被采訪者造成心理壓力。
她的采訪本大都是擺設,隻記一些數字,由於她做的節目是訪談欄目,數字再這裏都被她有意淡化了,因為工商和稅務部門,隻要聽到被采訪者說了產值或者利潤什麼的,就會立刻找上門,核實數據,大都情況下都會給被采訪者造成一些麻煩和經濟損失,這也是許多被采訪者不願向記者吐露真實利潤的原因所在。所以,她的文稿中,就有意淡化了數字,甚至在訪談中,也有意用模糊的語言代替對數字的解讀。
久而久之,她形成了自己的采訪風格,那就是輕鬆,隨意,慢慢讓被采訪者接受她,從而心無遮攔的向她傾訴。不過眼下王圓公司的宣傳片顯然不是這個風格,在這個片子中,處處都應該體現的是企業的訴求,而沒有創作者的痕跡。所以,不停的詢問,不停的記錄,就成了她座談的主要句式和動作。對於這種服務型的片子,她必須問清訴求者的意圖和最終目的,從而達到他們的滿意。
座談的時候,王圓大部分時間都是默默的傾聽,偶爾插上一兩句話,倒是那個黃發女郎始終注視著丁丁一和王圓。
座談結束後,丁一的小本也記得麻麻煩煩了。王圓說道:“丁一,千萬別搞太複雜,這個片子不是給領導看的,也不是給觀眾看的,是給客戶看的,簡單、明了,客觀,真實,不要拔高,也不要誇大,隻是讓人們認識公司,認識公司有發展後勁就OK了。時間不要長,控製在六七分鍾最好。五分鍾太短,十分鍾太長,就七分種吧。”
“那就八分鍾吧,取‘發’的意思。”李總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