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彭長宜是把未出鞘的利刃(一)(2 / 2)

鄔友福問道:“錦安哪個領導去了?”

“董興市長帶隊,其實也就是一個成果展示,好多產品也很牽強,指望著弄這麼一個會就能怎樣也說不好。”

“嗬嗬,形式主義,勞民傷財,頂不了多大用,但是上邊說讓參展就得參展,閬諸人高興,辦這個展覽會隻有他們是受益者。”

彭長宜笑了,說道:“嗬嗬,是啊。”

鄔友福將保溫桶拿到了裏屋,然後漱口後就出來了,重新坐在氣派的大班台後麵,說道:“你回來的正好,北京的郤允才要來。”

彭長宜故作吃驚地看了他一眼,沒說話。

“昨天我們研究了一下接待方案,既然你趕回來了我跟你磨叨磨叨,一會咱們再開個小會。”

彭長宜點點頭。

於是,鄔友福就將如何接待郤允才的細節跟他說了一遍。

彭長宜注意到,這個接待方案安排的很細密,涉及到了安全保衛、走訪路線、飲食衛生、就餐計劃、賓館接待、時間安排、每天的陪同人員等等,他還特別申明,要杜絕不明真相的人靠近老首長,防止上訪鬧事,如果首長想見什麼人的話,必須上報市委,要進行專門安排,決不能借機向首長提出什麼要求,要嚴格實行一把手負責製,要實行層層分管,誰出問題誰負責,總之,老首長既是高級領導,又是三源的親人,既是來三源視察工作,也是回家看看,對於三源來說,既是一項迎接親人回來,又是一項政治任務,所以,全程的接待工作,必須確保萬無一失,切不可節外生枝。

彭長宜聽著,感覺就像要接待國家領導人那樣,也難怪,郤允才的多重身份決定了三源會興師動眾地接待他。三源,窮鄉僻壤,能來個部級領導,實屬不易,何況這裏還有張明秀省親的意味。

彭長宜問道:“老首長經常來三源嗎?”

鄔友福說:“來過一次,有十年了。”

“哦?就一次?”這點讓彭長宜感到有點吃驚。

“那一次還是他陪著國家有關部門來三源調研來的,後來又邀請了不下八百次了,都沒有成行,要說這次他來還是你給招來的呢!”

因為提前齊祥跟自己說了個中原因,所以彭長宜故意吃驚地說道:“怎麼是我給招來的?我都不認識他。”

“與其說是來視察,還不如說是來興師問罪呢?”

“為什麼?”彭長宜反問道。

鄔友福說:“不知道他從哪個渠道聽說,咱們要搞紅色旅遊,而且要建革命曆史博物館,就給我打電話,說這麼大的動靜他怎麼不知道,而且還是從別的渠道聽說的,誰都知道他跟三源的關係,這下弄得他有些沒有麵子。”

彭長宜笑了,說道:“嗬嗬,咱們給他發信了呀?”

“這個他當然沒說,你先去拜訪的別人,沒去拜訪他,他生氣了。要說這位老首長,的確沒少幫咱們縣,是咱們三源的保護神,所以這次你可要小心點,他說什麼你都別跟他頂嘴。”

彭長宜心想,自己又沒招惹他,憑什麼他要說自己?再有了,聽鄔友福的口氣,肯定是把自己賣出去了,好在他跟這個郤允才沒有任何的關係,不存在不尊敬老革命的意思,彭長宜轉念又一想,鄔友福如果裝作不知情,往自己身上推,可能這樣郤允才才不會真的生氣。

想到這裏,他嘴一勾,壞壞地說:“沒事,您到時就往我身上推,因為我不知情,是我自作主張先拜訪的竇老,這樣,他就不會生您的氣了。”

聽彭長宜這樣說,鄔友福才說道:“你以為我沒往你身上推呀,我推了,那也不行,也無法洗刷我的罪過,嗬嗬,沒事,老交情了,他不會真的生氣,如果真生氣了,就不會主動要求來三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