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他像被蠍蟄般從妻子身上驚起(三)(2 / 3)

江帆打斷了彭長宜的話,說道:“不錯,我的確有個同學在中.組.部,我們倆私交也很好,但是,他跟我一樣,也是位卑言輕,而且也有著許多的苦惱,我不便給他添亂。”

彭長宜覺得江帆有些幼稚,就說道:“市長,這就是您認識有誤了,別說中組部一個處級幹部,就是中.組.部一個刷廁所的人,跟下邊說句話都管用,下邊的幹部見了他們都跟見了皇上一樣。”

“嗬嗬,我知道你的意思,我知道你說的這種現象的確存在,隻是我不想給同學找事,再說,我目前也沒有什麼麻煩,一切都是猜測,而且也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大不了就是換個地方幹而已,這個地方是哪兒無所謂,你不是在貧困山區幹得也挺好的嗎?”

彭長宜感覺江帆很書生氣,心想,現在的人都挖空心思往上鑽,你放擺著的關係不用,就有些活該了,但他嘴上卻說:“您能這樣想我就放心了,昨天晚上和部長喝酒,他還說起您來了。”

“嗬嗬,王書記那天晚上單獨來看我,也是旁敲側擊地開導了我半天,我也是從他的話裏得到了許多啟示,所以這次決定不找任何關係,該來的盡管來好了。”江帆轉過頭,看著他,說道:“隻是長宜,你一定要吸取我的教訓,一定要跟錦安聯係密切一些,俗話說得好,勤請示,勤彙報,任何一個領導,無論職位高低,職務大小,都喜歡事事跟他彙報的下屬,尤其是當他對一個地區的掌控力不能完全自信的情況下,這個時候,誰往領導那裏跑得勤,誰就會得到領導更多的信任。換位思考,就是我們自己,對那些經常來跟我們請示彙報工作和思想的人和不經常來請示彙報的人是不是從心裏也有區別?所以說,誰都喜歡早請示晚彙報的下屬。”

是啊,早請示,晚彙報,雖然是下級對上級權力的一種崇拜,有的時候還是屈服,但客觀來說也是一種禮儀,更是一種尊重,盡管沒有哪個官方文件的明文規定,但是全社會都在這樣做,全社會都是如此流行,甚至成為一種風俗,一種官場文化,一種習慣化的軟製度,為什麼,就因為有它生存的土壤和條件,就因為領導喜歡這樣的崇拜禮儀,更喜歡這樣的下級,所以,全體製內的人就要順勢而為,要入鄉隨俗,要把早請示晚彙報進行到底,否則,天長日久,領導就會對你生出怨氣,領導要是對你有了怨氣,你想想,你還會有好日子過嗎?

彭長宜激動地說:“市長,您說得太對了,我昨天就是被領導叫去訓了一頓,直接就批評我彙報不夠,問我還想不想幹了?”

江帆說道:“既然這樣,說明他的確生你的氣了,但是並無大礙,如果真不想讓你幹了,就不會這麼直接問你了,所以說,你的境遇要不我好,但是在這一點上,仍然要注意,知道唯馬首是瞻的典故吧?”

彭長宜聽了,點點頭。

戰國時,晉淖公聯合了十二個諸侯國攻伐秦國,指揮聯軍的是晉國的大將荀偃。苟偃原以為十二國聯軍攻秦。秦軍一定會驚慌失措。不料景公已經得知聯軍心不齊,士氣不振,所以毫不膽怯,並不想求和。苟偃沒有辦法,隻得準備打仗,他向全軍將領發布命令說:“明天早晨。雞一叫就開始駕馬套車出發。各軍都要填平水井,拆掉爐灶。作戰的時候,全軍將土都要看我的馬頭來定行動的方向。我奔向那裏,大家就跟著奔向那裏。”想不到苟偃的下軍將領認為,苟偃這佯指令,大專橫了,反感他說:“晉國從未下過這樣的命令,為什麼要聽他的?好,他馬頭向西,我偏要向東。”將領的副手說:“他是我們的頭,我聽他的。”於是也率領自己的隊伍朝東而去。苟偃失去了下軍,他也隻好下令將全軍撤回去。這就是唯馬首是瞻這個典故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