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 組織手段(2 / 2)

關昊輕皺了一下眉,說:“這是好事啊。”

彭長宜說:“是好事,老百姓平靜了,說明工作做到家了,我也就沒再過問這事。但我後來又了解到,市裏再一次對老百姓進行了補償,不過這補償的錢,是第二期用來賠損的錢,而且有的老百姓第一期征地的款還沒完全拿到手。我就在想,那第二期的補償款提前發放,並不等於提高了補償數目。欺騙,隻是暫時的,問題並沒有解決,你現在用欺騙的手段,把老百姓的土地變賣了,他們一旦明白過來不跟你急就怪了。所以,趁著這次研究人事問題的機會,我就以召開幹部調整大會的名義,借機開了一個全市工作會議,好不容易人家開恩,給了我這樣一個機會,我就顧不上那麼多了,把該說的都在會上講了,我這樣做也是有意在提醒基層幹部們在做基層百姓工作尤其是征地工作時,注意分寸,能不跟著發燒就不跟著發燒,如果不得不燒,就要把工作做好,做細,防止出現牛官屯那樣的事件。我跟您說句掏心窩子的話,一年了,我可是逮著機會公開表達我的觀點了,我必須說我該說的話,做我該做的事,這樣,我良心上會得到稍許的安慰,我也就豁出去了,愛咋咋滴,反正橫豎我也不討人待見。”

關昊看著他,深邃的目光中透出幾分欣賞,他說:“盡管你有這樣那樣的理由,但在公開場合下表達未經過溝通的意見還是有些不妥,畢竟那是一次全市範圍的會議,有些問題,還是私下交流合適。”

關昊說這話的時候,臉上的表情有些凝重。

彭長宜當然能從他的話中掂出分量,他說:“您批評得對,從一開始籌劃這個項目的時候,我就跟他交流過無數次,可當時好多事情他都是背著我幹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市裏派我去黨校學習我想不通的原因所在,我當時以為是領導成心讓我給他騰地方,當然,後來我知道是我錯怪領導了。開始我還將自己的擔心在夜裏打電話跟他說了,但是根本沒有用,人家聽不進去,甚至還引用當年國家領導人提的‘貓論’和那個年代一個普遍的說法來反駁我,最後連我電話都不及時接了,我就以發信息的形式跟他探討,我發信息的目的也有自己的私心,我現在手機裏保存著發給他的每一條信息,為什麼這麼做,就是想萬一出了什麼事,好把自己撇清。”

關昊笑了,問道:“你剛才說的那個年代什麼普遍的說法?”

彭長宜說:“他在電話裏跟我說,說誰誰誰就曾經說過,摸著石頭過河,遇到紅燈繞著走,就是這個說法。”

關昊笑了一下。

彭長宜又說:“這種提法在改革開放初期為了發展、為了打破一些條條框框的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用在今天就不適用了,我們現在提倡的是要站在一個良性、科學的角度來推進發展。在市裏提出的跨越式大發展的麵前,又被有些人拿出來當做理論根據,我認為這不是一個科學的態度。”

關昊說:“市裏提這個口號的時候我還在督城,不過對於這個口號的認識,我跟你一樣,有過同樣的思考,所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我一次都沒有涉及到這個提法,各項工作,還是要建立在科學、穩定、客觀的層麵上實施,這些,你也不用過分摳字眼了,有些階段性工作的指導思想,會隨著時間淡去的。”

彭長宜從關昊的話裏聽出,他對這個口號也是有自己的看法的。

最後,關昊開誠布公地跟彭長宜說:“你當前的任務還是學習,以學習為主,對工作有不同的意見時,要善於溝通,別把關係搞僵,把關係搞僵,不是明智之舉,我今天之所以跟你有這樣的一次談話,也是嶽書記的指示,他讓我出頭跟你談,你能理解嗎?”

彭長宜點點頭,說道:“謝謝市長,我理解。”

關昊說:“市委不希望你們鬧僵,我也不希望你們鬧僵,鬧僵對誰都不好,懂我的意思嗎?”

彭長宜的表情有些嚴肅,他點點頭,說道:“我懂。”

是的,彭長宜的確懂關昊的意思,因為,一個地方黨政一把手關係鬧僵後,上級黨委一般都會采取組織手段,調離其中的一方,以保持一個地方領導班子的穩定。

彭長宜當然能聽出關昊的弦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