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聽你的。”
第二天,彭長宜應邀參加了永和市的人代會,因為這次在調整基層班子過程中,永和市是全市基層班子中動作最大的市,班子成員調整範圍最大,涉及到市委書記、副書記和紀委書記,還有一位副市長,邸鳳春被派往永和市任市委副書記。所以,對永和市的邀請,市委也不敢怠慢,派人大主任和彭長宜去參加當天的會議,一是坐鎮,防止組織意圖不能順利貫徹執行,二是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祝賀。
人代會順利完成了選舉任務,彭長宜和市人大主任李成林提前返回市裏,永和繼續大會的議程。
他們坐的是一輛車,是政府專為領導下鄉用的車,七人座的商務艙,由老顧駕駛。
由於他們中午都喝了酒,李成林一上車就呼呼大睡,他的秘書和彭長宜的秘書坐在後排座位上,聽著他的鼾聲就掩飾不住地笑著說:“這是我見過李主任喝酒最多的一次。”
梁航問道:“為什麼是最多的一次?”
李主任的秘書說道:“還不是因為彭市長會勸酒。”
沒想到這話讓前排座位的彭長宜聽到了,彭長宜揉了揉雙眼,說道:“不是我會勸酒,是他本來就能喝,再有你們別忘了,今天這個會,本是他職權範圍內的會,他高興,多喝幾杯正常。”
彭長宜說完,就望向了窗外,車子正行駛在萬馬河的一座大橋上,這時,彭長宜猛然看見萬馬河靠南岸的河裏,有個人穿著水庫在向河裏撒網捕魚,下午的陽光照耀在河麵上,波光粼粼,那個捕魚的人,尤其是張網撒向河麵的動作,就像是一副寫意畫。
彭長宜看呆了,後悔沒帶相機來,眼看車子快駛過了大橋,彭長宜突然想起什麼,大聲說道:停車,停車,老顧,靠邊停車!”
老顧說:“過了橋再停,這裏不讓停車。”
駛過大橋,老顧將車停在護橋攔下麵一片開闊的地方,他剛想問彭長宜有什麼事,就見彭長宜推開車門,跳下車就跑了出去。
人大李主任以為他內急,就降下車窗大聲喊道:“走遠點,小心走光——”
梁航也下了車,跟在他的身後,老顧看著他,感覺他不像內急的樣子,再說了,彭長宜還沒有在路邊撒尿的習慣,即便憋不住,他也會讓老顧找到一處工廠或者路邊廁所解決,看他興奮的樣子和他奔跑的方向,他似乎明白了什麼,就熄滅了火,拔出鑰匙,也跟著跑了過去。
老顧猜對了,彭長宜的確不是內急,他剛才看到冬天捕魚的詩情畫意的畫麵後,同時也想起舒晴曾經饞小魚的事,這才讓老顧停車。
河裏,一個身穿防水服的老者,站在岸邊的淺水區裏,淌著齊腰深的河水,逆著水流走了幾步,在尋找著魚群,然後他定住,手再次一張,漁網便呈一個鬥篷狀,散落在河麵上,接下來就是聚精會神地收網。
彭長宜跑過來後,靜靜地站在他身後的岸邊上看著捕魚人。
岸邊有一輛自行車,自行車的車把上固定著兩隻皮革麵的棉手套,車的旁邊有一個柳條編的小簍,裏麵有一層蹦著尾巴翻著白肚皮的小魚,小魚最長的不過十厘米,盡管比舒晴說的才了點,但卻是河裏野生的小魚,這種小魚,是當地河裏最常見,之所以比夏天的長,是因為經過又一季的生長,俗稱小鯽瓜魚,長不大,十厘米應該是最大的了。
舒晴在亢州吃過的那種尾巴挨著眼的小魚,就是這種小鯽瓜在春季產的卵,夏季正好長到一寸多長。萬馬河長年流水不結冰,這些魚在冬季就會遊到淺灘覓食,好吃這一口野味的人,冬天就會出來打魚,但是很少,有時一網下去一條都沒有,所以也很珍貴。
老者這一網似乎有了收獲,他拎著漁網上岸了,看見岸上的參觀者,他沒顧上說話,低著頭,穿著防水服,艱難地走了上來。
彭長宜笑了,說道:“您好,收成怎麼樣?”
老者上了岸,用手套抹了一把鼻涕,說道:“這河裏的魚越來越少了,都快兩個多時辰了,撈了不到一斤。”
老者說,就開始抖落漁網,幾條小魚活蹦亂跳地蹦出來,彭長宜和梁航趕忙幫助他把小魚捉進小婁裏。
彭長宜看著這些幹幹淨淨、活蹦亂跳的小魚,就咽下一口唾沫,憋了半天才說道:“老人家,我想跟您商量個事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