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錦安,可能會有些不舍,但是他沒有遺憾,新能源之穀、國際會展中心、城市地下管網建設,這些他致力打造的項目都已經初見規模,尤其是新能源之穀和國際會展中心,早在兩年前就開始創造了效益,並且駛上了快速、健康發展的軌道,無論誰來當書記和市長,隻能坐享其成,而無法改變它的良性發展態勢。
地下管網建設已經正在建設中。這些應該都不成問題,唯一讓他有些放心不下的就是溫泉城。
對溫泉城他有自己的想法,他甚至和付貴增探討過,也表明過自己的想法。他想把溫泉城建成太陽能之城,綠色環保,還能爭取到國家新興產業技術資金的支持。
但隻要是沾上新能源字眼,付貴增顯然就不感興趣,他準備獨立招商。
很快,在今年冬季召開的全省經濟工作會議上,省委副書記宣布了今年調整的人事任免決定,出乎人們意料的關昊沒能就任長樂市委書記,卻被意外的平調到霞島市任市長,原來霞島市長白克升任霞島市委書記,錦安市市長從中央組織部某局空降下來的。
會場一片唏噓聲。顯然對關昊的任命存在著不合理性。
關昊做了極大的努力,才穩住自己的情緒,他盡量使自己保持住神態鎮定。
應該說這個決定也在他的意料之中,他甚至想過最壞的結局。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早已被古今中國的官場驗證了兩千多年,不然怎落得封建陋習的雅號?但細究之下,卻有其必然性,而且不無合理性。
從已有的經驗來看,無論作為國家的最高領導人,還是作為一個地方或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用人都要首先考慮兩點:第一,可靠;第二,順手。恐怕隻有熟悉的、親近的人才能滿足這兩個條件,特別是新上任時。至於能幹不能幹,也隻能在可靠和順手的前提下去選擇了,哪怕是“矮子裏拔高個。”
這可以說是心照不宣的規則。
人們詬病這種現象無非有兩點:人事調整非製度化,隨意性較大,有的時候任期製內的幹部都變動頻繁,導致工作缺乏連續性,甚至政局不穩;“一把手”個人的意圖往往起主要作用,不免任人唯親,以人劃線,導致人才埋沒,風氣變壞。
人事變化的導向性極強,社會影響立竿見影。曆史上有無數關於用人的經驗告誡,也有無數用人失誤的事實,今天反複強調“任人唯賢”、“搞五湖四海”,也反複出現用人上的腐敗和不正之風,可見用人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難在何處?難就難在所用之人既要有德、又要有才,既要靠得住、又要有本事。
從另一麵來說,不任親則不可靠,不用熟則不順手,中國人還講究“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呢;但任親、用熟範圍畢竟有限,而且確有“親小人、遠賢臣”的危險。這真應了一句老話:此事古難全。
就因為關昊深諳其中奧秘,所以他很快就能接受組織上的這一決定,既然當初選擇了這條路,那麼路上的一切你都要適應,無論是坦途還是荊棘,都要麵對,既要有享受陽光照耀的舒暢和快意,又要有擁抱黑暗的勇氣和寬容。
他很快就調整了情緒,泰然處之。
然而,在省委書記魏長林的一番講話後,他無法保持這種平和的心態了,也無法讓自己泰然處之了。
就在會議結束之際,省委書記魏長林同誌做了大會總結發言,他在肯定這次全省經濟工作會議召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同時,又講了對兩次人事調整的意見。
他說:“一個時期以來,有的幹部不安心工作,對人事調整卻充滿了極大的興趣,打探小道消息,熱衷於散布和傳播小道消息,這些都是我們在組織工作中所不齒的。還有極少數的幹部,以前順風順水,呼風喚雨,現在稍不如意就找組織部門換地方,鬧情緒。仗著以前幹出過成績,就不把別人放在眼裏,在工作中不能很好的配合,甚至不配合,消極應對,甚至不應對。今天,我提醒這樣的同誌,這是黨的工作,是人民賦予你的權力,不是你個人的舞台,想怎麼幹就怎麼幹。即便你幹出了成績,那也不應該成為要挾組織享受特殊待遇的資本,這樣驕傲自大、目中無人的幹部顯然不會得到組織的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