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法院門外修鞋,養成了一個習慣,每當法院開庭,他總是收起鞋攤,隨著人流進入法院,去旁聽各種案件的審判。
一天早晨,一個衣衫襤褸滿臉悔意的年輕人被帶進了法院。憑修鞋老人多年觀察犯人的經驗,這個青年又是一個在公共場所酗酒鬧事者。那時候,在馬薩諸塞州的法律中,“酗酒鬧事”隻是一種輕微的罪行,隻需被告人委托別人交一小筆保釋金,便可判一年“監外守行為”;若無人替他交保釋金,那等著他的便是無情冷酷的監獄生活。在那種小偷、搶劫犯、強奸犯、詐騙犯集中的大監獄裏被關一年,即使原先知錯就改的青年,出來後也十有八九學壞了,變成一個對社會充滿怨恨、對法律滿腔敵意的職業罪犯。修鞋老人在法庭上見過不少這樣的案例。此時,老人看著眼前這個臉上充滿悔意、惶恐的青年,心中頓升一股惻隱之情。
老人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緒,徑直來到年輕人的身邊,悄悄地問起他犯罪的經過和家庭情況。青年誠懇而內疚地告訴老人,他因喝醉酒打了人;父母早已離異,一直跟著爺爺過,感到對不住年老的爺爺;自己也有一份不錯的工作,還有一個可愛的女朋友…說著,青年淚流滿麵。老人對青年充滿了同情,他敢肯定青年是個窮苦人,很難拿出保釋金。
開庭時,老人從容地走向法官,表示自己願做被告人的擔保人,保釋青年出去。刹那間,青年當場向老人和法官一邊哭著,一邊保證:一生戒酒,好好工作,疼愛女友,孝敬老人……
老人的古道熱腸和青年的悔意,深深打動了法官,法官隨即靈機一動,同意鞋匠的請求,下令延期三周審判,三周後根據被告人的具體情況將作出最後判決。
三周後,老人親自陪同被告人返回法庭。容光煥發的青年令法官為之一振。這時,老人向法官呈上一頁報告—以上帝的名義發誓作證,這個青年三周來滴酒不沾,一直是勤勞工作,照料祖父,空餘時間還去做義工。報告上還有青年所在街區的警察和教堂牧師的簽名。法官一見大喜,當場宣布釋放了青年,並象征性地對他罰款一美分。走出法庭,青年緊緊擁抱修鞋老人,喜極而泣。
這個青年從此變成了一個終身戒酒、守法勤勞的好公民。
修鞋老人的愛心和法官的靈光一閃,便開創了美國法律史上一個全新的思維——“懲罰與教育”相結合的新局麵。
此後的17年,修鞋老人共為兩千多人擔保,他的愛心改變了兩千多人一生的命運;老人的善舉同時也影響了美國的司法製度的文明進程,以至於後來馬薩諸塞州正式通過一項法律,專門成立了一個“緩刑司”機構,實施“仁心仁術”的新刑事司法製度。不出幾年,全美國30多個州紛紛效仿,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這位修鞋老人就是一百多年前被美國載入法律史冊的被譽為“緩刑之父”的—約翰·奧古斯都。他留給後人的影響力不遜於美國的任何一任總統。
精神健康之道
一位又窮又老的修鞋匠,隻是用一顆真摯愛心,就享有了和總統一樣的聲譽。隻要我們有深深的愛心,也能創造出人生的奇跡。因為愛心的力量是無窮的,它能觸動一個人的良知,喚醒人性本質的善良,從而使整個社會變得越來越和諧。在生活中,我們要積極釋放出自己的愛心,溫暖我們周圍的人群。
一群剃光了頭發的男孩
在加利福尼亞維斯塔學區,吉姆·奧爾特先生的五年級班裏,你看不出哪個孩子正在接受化療,因為幾乎所有的男孩都剃著光頭。為了不讓一個生病的夥伴感到不自在,他們中的十個孩子,像另一個班的兩個孩子一樣,剃光了頭發。
醫生們最近從伊恩·奧·戈曼的小腸裏切除了一個惡性腫瘤。三周之後,為了治療淋巴瘤,他又開始接受化療。伊恩決定在他的頭發全脫掉以前把它們都剃掉。
令他吃驚的是,他的朋友們和他的弟弟切恩也剃了光頭。“我們隻是想讓他感覺上好一點,不至於太孤獨。”十歲的同學凱勒·漢斯裏克說。他和泰勒·赫伯想出了這個主意,於是他們和其他的孩子一起去了理發店。
吉姆·奧爾特老師深受啟發,也剪掉了頭發。奧爾特說:“他們向世人顯示,他們能行。人們認為孩子們在搞惡作劇,其實並非如此,他們是最好的。”
精神健康之道
幫助別人的方式很多,不一定隻是僅僅停留在經濟上的援助。此外,我們更應該重視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溝通,在思想和行為上給予別人更多的關懷,盡量讓那些有這樣或那樣困難的人,在心理方麵感到溫暖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