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巴豆

“性味歸經”辛、溫。有大毒。歸肺、胃、大腸經。

“功能”峻下冷積,逐水退腫,祛疾利咽,蝕瘡。

“主治”(1)寒積便秘急症。(2)腹水鼓脹。(3)寒實結胸及喉痹痰阻。(4)癰腫成膿未潰及疥癬惡瘡。

2.大黃

“性味歸經”苦、寒。歸脾、肝、心、胃、大腸經。

“功能”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

“主治”(1)大便秘結,胃腸積滯。(2)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以及火邪上炎所致的目赤、咽喉腫痛、牙齦腫痛等。(3)熱毒瘡瘍,燒燙傷。(4)瘀血證。

3.大戟

“性味歸經”苦、辛、寒。有毒。歸肺、腎、大腸經。

“功能”瀉水逐飲,消腫散節。

“主治”(1)水腫,鼓脹,胸脅停飲。(2)瘡瘍腫毒,痰核等。

4.甘遂

“性味歸經”苦、寒。有毒。歸肺、腎、大腸經。

“功能”瀉水逐飲,消腫散節。

“主治”(1)水腫,鼓脹,胸脅停飲。(2)風痰癲癇。(3)瘡瘍腫毒。

5.蘆薈

“性味歸經”苦、寒。歸肝、大腸經。

“功能”瀉下,清肝,殺蟲。

“主治”(1)熱結便秘。(2)肝經實火。(3)小兒疳積。

6.芒硝

“性味歸經”鹹、苦、寒。歸胃、大腸經。

“功能”瀉下,軟堅,清熱。

“主治”(1)實熱積滯,大便秘結。(2)咽癌、口瘡。目赤及癰瘡腫毒。

7.芫花

“性味歸經”苦、辛、溫。有毒。歸肺-腎、大腸經。

“功能”瀉水逐飲,祛疾止咳,殺蟲療瘡。

“主治”(1)胸脅停飲,水腫,鼓賬。(2)頭瘡,白禿,頑癬。

8.火麻仁

“性味歸經”甘、平。歸脾、大腸經。

“功能”潤腸通便。

“主治”用於腸燥便秘。

9.鬱李仁

“性味歸經”辛、苦、甘、平。歸小腸、大腸經。

“功能”潤腸通便,利水消腫。

“主治”(1)腸燥便秘。(2)水腫脹滿及腳氣浮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