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草果
“性味歸經”辛、溫。歸脾、胃經。
“功能”燥濕散寒,除痰截瘧。
“主治”(1)寒濕中阻之脘腹脹痛,嘔吐泄瀉,舌苔濁膩。(2)瘧疾。
2.蒼術
“性味歸經”辛、苦、溫。歸脾、胃經。
“功能”燥濕健脾,祛風濕。
“主治”(1)濕滯中焦證。(2)風濕痹痛。(3)外感風寒挾濕之表證。
3.茯芩
“性味歸經”辛、淡、平。歸心、脾、腎經。
“功能”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主治”(1)各種水腫。(2)脾虛諸證。(3)心悸失眠。
4.厚樸
“性味歸經”辛、苦、溫。歸脾、胃、肺、大腸經。
“功能”行氣,燥濕,消積,平喘。
“主治”(1)濕阻中焦,氣滯不利所致的院悶腹脹、腹痛,或嘔逆等證。(2)胃腸積滯,院腹張滿,大便秘結。(3)痰飲喘咳。疾。
5.藿香
“性味歸經”辛、微溫。歸脾、胃、肺經。
“功能”化濕,解暑,止嘔。
“主治”(1)濕滯中焦證。(2)暑濕證及濕溫證初起。(3)嘔吐。
6.虎杖
“性味歸經”苦、寒。歸肝、膽、肺經。
“功能”利膽退黃,活血祛瘀,祛疾止咳,清熱解毒。
“主治”(1)濕熱黃疽,濁淋帶下。(2)燒燙傷,癰腫瘡毒,毒蛇咬傷。(3)血瘀經閉,跌打損傷。(4)肺熱咳嗽。
7.佩蘭
“性味歸經”辛、平。歸脾、胃、肺經。
“功能”化濕,解暑。
“主治”(1)濕滯中焦證。(2)外感暑濕或濕溫初起。
8.澤瀉
“性味歸經”甘、淡、寒。歸膀脫、腎經。
“功能”利水滲濕,瀉熱。
“主治”水腫,小便不利,泄瀉,淋濁帶下及痰飲。
9.豬穀
“性味歸經”甘、淡、平。歸膀既腎經。
“功能”利水滲濕。
“主治”小便不利,水腫,泄瀉,淋濁等。
10.車前子
“性味歸經”甘、寒。歸肝、肺、腎經。
“功能”利尿通淋,滲濕止泄,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主治”(1)小便淋澀。(2)暑濕泄瀉。(3)目赤澀痛,目暗昏花,翳障等。(4)痰熱咳嗽。
11.垂盆草
“性味歸經”甘、淡、微酸,涼。歸心、肝、膽、小腸經。
“功能”利濕退黃,清熱解毒。
“主治”(1)濕熱黃疽。(2)瘡瘍腫毒,毒蛇咬傷,燙火傷等。
12.地膚子
“性味歸經”苦、寒。歸膀胱經。
“功能”清熱利濕止癢。
“主治”(1)淋證。(2)皮膚風疹濕瘡。
13.金錢草
“性味歸經”甘、淡、微寒。歸肝、膽、腎、膀胱經。
“功能”除濕退黃,利尿通淋,解毒消腫。
“主治”(1)濕熱黃疽。(2)石淋,熱淋。(3)惡瘡腫毒,毒蛇咬傷。
14.薏以仁
“性昧歸經”甘、淡、微寒。歸胃、肺、牌經。
“功能”利水滲濕,健脾,除痹,清熱擗膿。
“主治”(1)小便不利,水腫,腳氣及脾虛泄瀉等。(2)濕痹拘攣。(3)肺癰,腸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