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Charles獲得MIT的博士學位,很清楚他是一個相當聰明的人,受過正規的教育。而他在MIT獲得的還有他對生活方式的方向和定位,他積極參與各種創立新公司的激烈競爭中。有一天,Charles出現在我的辦公室,跟我談他的理想和向往,他沒有跟我講:“羅伯特教授,我想回國成為清華大學的教授”,而是講:“羅伯特教授,我想回國,建立一個互聯網公司。”我對他講:“你能跟我講你想做什麼嗎?”他還是說:“我想回國,建立一個互聯網公司。”我們的討論從此開始,這次討論持續了好幾周,見了好幾次麵,我開始更多的了解他,他的動力,他的眼光,他的熱情,他真正想幹的事情:他想在自己的國家,一個完全不同的地域,運用他在MIT學到的知識和精神在中國建立高科技互聯網企業。我與Charles接觸開始於1996年,經過幾番談論,我最終決定成為他創建公司的投資第一人,並將與Charles一起成為公司董事會的成員。順便說一句,在最初的兩年裏,事實上整個董事會就隻有Charles一人。另外一個的投資人是MIT的一個研究生,他出生於一個富裕的企業家庭,父親是一個生物科技公司的CEO。主持著MIT的媒體實驗室的尼格羅龐帝,早已在你們之間耳熟能詳的著名教授,成為投資搜狐的第三人,我問他為什麼投資搜狐,他把我當做是他投資的一個理由,說因為我投資了,我知道我為什麼選擇搜狐,所以他就投資搜狐了。到現在他一直“盲目”。Charles帶著180000美元回到中國,白手起家創建公司;他沒有帶回280000美元,因為我們在1996年用盡辦法也難以籌集到另外的100000美元。我們無法說服別人在當時中國有機會去創建互聯網公司。他們疑慮重重,不能說服他們給我們劃支票。Charles回到中國建立搜狐,你們都知道後麵的曆史了。隨著搜狐收購中國人(ChinaRen。com),搜狐在頁讀數和用戶數量上都成為中國互聯網公司的領頭羊,而且我們將會一直保持這種勢頭。
我的觀點不在中國的互聯網,而是建立具有企業家精神的高科技的公司,MIT給中國帶來了一件重要的禮物,那就是樹立了一種教育的榜樣和模式來鼓勵Charles能夠回國創業,開始為你們的國家作出重要的貢獻。我要告訴你們的是我被稱為與中國互聯網公司工作的人。MIT有很多美國籍的中國人和中國籍的中國留學生,他們很多人給我發E-mail和給我商業計劃,說他們要去中國,建立互聯網公司。今天當然想法更多,有的還想創建無線通訊公司或可視網絡公司,我把很多的想法都轉給了Charles,我想他能幫我遴選。
今天我試圖提供一種曆史的視角,來談在很多方麵與清華類似的一個學院,我們是美國的清華,你們是中國的MIT。在科技和商業學院方麵,我們兩個院校都有很密切的合作關係。我們的斯隆(Sloan)商業學院正和清華和複旦大學合作MBA的項目。我想讓你們理解的是在MIT一種重要的獨特性培育了MIT的一種文化,就是讓許許多多的有才華的學生、教師、甚至行政人員會考慮在他們的人生當中下一步會去根據自己的願望創辦公司。我想要提出的關於體製的、超出兩國政府的差異的問題是:中國可否讓清華大學仿效我們在美國成功營造的環境,如果可能,我們都會享有變革給雙方社會帶來益處。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現在回答大家提出的問題。謝謝!
問:軟銀公司董事長孫正義目前說中國將出現第二次風險投資浪潮,他們計劃收購200家互聯網公司,請問您對這個問題怎麼看?
答:絕對正確,而且還會出現第三第四次浪潮。中國發展的機會非常大,有許多創業者在中國的互聯網市場上成功發展,像我在演講結束舉到的搜狐創始人張朝陽的事例。他們真正了解市場發展戰略,因此,許多重大進展隻是時間問題,可能在一年中兩三個月之內,從而會掀起新一輪的互聯網投資風潮,中國的機會非常大,浪潮不隻一次,有許多次。
問:在目前NASDAQ股市普遍下跌的情況下,你對搜狐的信心建立在什麼基礎之上?
答:股市不能更多反映公司的發展狀況,我們需要尋求股市和公司實際發展情況之間的吻合,搜狐公司比其在7月份上市時又有了許多新的業績,新的成功,比如從公司內部發展上看,我們有了在訪問量、注冊用戶、EMAIL用戶以及網絡廣告銷售方麵都有了顯著的進步。現在,我們成功的收購CHINAREN,增加新的功能,新的員工,新的技術和新的內容頻道。因此,我對搜狐的信心不是基於股票市場,而是實際考察公司本身的發展狀況。股票市場其實也就是一種市場,在市場上,人們自然會進行買賣活動,有人今天想買東西,有人今天想賣東西,這很正常,而我們要做的是先把事情做好,吸引更多的人來對我們的產品感興趣,購買我們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