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反騎陣地】(1 / 3)

靖乾五年一月十日,清晨,天空灰蒙蒙的,鉛雲低壓,朔風亂吼,似乎……一場大雨眼看就要下來。

一支鐵騎大軍正源源不斷地湧出宜城向北推進,蹄聲隆隆,鎧甲嘩嘩,交織在一起響徹山麓。雖隻六萬騎,卻有百萬大軍的浩蕩聲勢,鐵蹄過處,塵飛土揚,掀起一片黃色塵霧,閃閃發亮的厚重鐵甲,密豎如林的槍尖,還有那隨風飄揚的黑色鐵塔戰旗,在滿天的塵霧中若隱若現。

這就是大狄最精銳的軍團,皇朝的榮耀,草原的利箭——鐵浮屠!

這是一支戰功累累凶名赫赫的可怕軍隊,對包括重步兵在內的任何步兵兵種而言,鐵浮屠就是死亡代名詞!

這支部隊存在的初衷,就是為了毀滅中原農耕國家以步兵為主的軍事力量。為此,他們徹底放棄了騎射,轉而追求攻防一體衝鋒破陣的極致。

縱觀中外古今,戰場上沒有絕對的完美,中庸等同平庸,而所謂的極致,往往意味著某一方麵極端的恐怖!——鐵浮屠,也不例外!

鐵浮屠的每一名騎兵,都裝備了精良的羅圈甲。這種極富民族特色的特種鎧甲,異於中原流行的鱗片甲,更像是西方騎士的那種板金甲,草原貧瘠的礦產衍生出了獨到的冶煉技術,大塊的銅鐵合金甲片打造成桶狀,圈圈層層從頭累到腳,無需盾牌就已無懈可擊。配上西域特產的重型戰馬,镔鐵打造的馬刀和刺槍,人和馬組成了一座移動的堡壘,刀槍不入,箭矢不透,周身上下毫無破綻可循。

這支軍隊的名字也是由此而來——“鐵浮屠”這個詞的本意,就是鐵塔!

與楚國的重騎兵軍團無顏鐵騎相比,鐵浮屠的戰場機動性差,轉向能力尤其差,作戰功能更是極度單一,除了衝鋒還是衝鋒,此外再沒有別的用處。但是,就其有用的一麵來看,鐵浮屠無疑已強化到了理想中的極致。——牢不可破的防禦力,無堅不摧的衝擊力,戰場破壞力堪稱恐怖!作為破陣先鋒,全軍箭頭,這就是完美!如果拋開戰術層麵的差距,雙方迎麵對衝,無顏鐵騎沒有任何勝算。

事實上,從鐵浮屠建軍以來,還沒有那支軍隊在正麵交鋒中戰勝過他們,僅有的一次對陣無顏軍的敗績,也是因為中了陰謀詭計而陷入了絕對的被動,但也僅僅隻是被動而已,並沒有對他們的力量造成根本性的傷害。

從很久以前開始,對於驕傲的鐵浮屠騎兵而言,上陣就是殺敵,打仗等於勝利,一切就是這麼簡單!

盡管在不久之前,這份驕傲蒙上了一層陰影。

在之前的豫州戰役中,麵對逐寇軍三大出征軍團的垂死反撲,作為勝利方的豫州軍團遭受了毀滅性打擊,40萬人馬傷亡過半,幾乎沒有任何部隊能夠保持完整建製,以至於必須對殘餘部隊重新組編才能參加伐楚戰爭。

可即便如此,能夠動用的最大力量也僅僅隻有……可憐的18萬!

海蘭坤的鐵浮屠也同樣損失慘重,作為正麵交鋒的直接對手,鐵浮屠麵對的是逐寇軍驍騎營的遊騎兵部隊。

從理論上看,遊騎兵是輕騎兵,與鐵浮屠這樣的頂級重騎兵正麵對衝,驍騎營不存在獲勝的可能。

可惜的是,理論被一再證明就是用來被實踐打破的。人們習慣稱呼這種現象為——奇跡!

很難解釋為何驍騎營能正麵衝破鐵浮屠的軍陣,更讓人無法理解為何會造成“四萬”這個可怕的傷亡數字!就連作為戰役指揮的海蘭坤親王也一樣存在疑惑。到最後,他隻能很不負責任的將這一切歸結於“奇跡”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