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隆臣起歹心 索臣處極刑(2 / 3)

甭說蒙麵人了,就是康熙和胤禵一時間也不明就理。那蒙麵人的雙錘分明已砸來,可為何在半途中突然撒了手?所以,刺死了蒙麵人之後,康熙和胤禵都有些發愣。他們似乎都不敢相信眼前發生的事情。

不過,康熙很快就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因為,他看見,在地上,有一個人正使勁兒地從那死去的蒙麵人的雙臀間拔著一把剪刀。那人便是趙昌。原來,那蒙麵人使雙錘分別砸向康熙和胤禵的當口,趙昌不知為何竟然爬到了那蒙麵人的身後。蒙麵人正集中注意力去對付康熙和胤禵,自然不會發現伏在地上的趙昌。趙昌見情形不妙,也不知從哪來的那麼一股膽量和勇氣,弓起身子就將手中的剪刀從那蒙麵人的雙臀間戳了進去。趙昌用的力氣太大了,那把剪刀幾乎全戳入了蒙麵人的體內。饒是那蒙麵人天不怕地不怕,也被趙昌戳得又是嚎又是跳。這就是康熙和胤禵能夠一擊得手的真正原因。

胤禵當然也看見了趙昌。他恍然大悟地對康熙道:“父皇,原來是趙公公立了頭功……”

是呀,沒有這個看起來膽小如鼠的趙昌,就沒有康熙和胤禵的性命。這一番功勞,豈是一個“頭功”可以了得?

康熙重重地對趙昌言道:“待朕平安回京,一定好好地封賞於你!”

康熙也沒有食言。平安回到京城後不久,就賞賜了趙昌四品花翎。當時的太監,最高官銜也不過四品。趙昌的哥哥趙盛,與康熙的“私交”甚篤,破例出宮時,也隻是四品頂戴。也就是說,趙昌憑著一把女人用的剪刀,由一個無職無銜的尋常太監,一躍成為皇宮中的“權臣”。

趙昌還未來得及謝恩呢,卻聽“嘚嘚嘚”一陣馬蹄聲,幾個蒙麵人橫刀舞劍,將康熙和胤禵及趙昌圍在了中間。

趙昌一見,頓時哭喪著臉言道:“皇上、十四阿哥,奴才的這把剪刀現在沒用了……”

胤禵高聲言道:“趙公公,你閃過一邊,待我上前與這些亡命之徒大戰三百回合!”

但康熙知道,縱然胤禵換了三阿哥胤祉在此,恐也不是這幾個蒙麵人的對手。不過,康熙依然大聲叫道:“胤禵,待父皇與你並肩作戰!”

胤禵精神一振,策馬來到康熙身邊。這父子倆對望一眼,便要作殊死一搏了。而殊死一搏的最後結果,康熙清楚,胤禵也清楚。

但康熙畢竟不是凡夫俗子。他是大清皇帝,天子。他的生死不是這幾個蒙麵人所能決定了的。所以,看起來康熙和胤禵身處險境,用“危在旦夕”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但實際上,卻隻能用“有驚無險”來形容。

就在那幾個蒙麵人意欲對康熙和胤禵發動最後一擊的關鍵時刻,隻聽“砰”的一聲,從康熙和胤禵的身後,飛來一顆火槍子彈,當即將一個蒙麵人打死落馬。其他蒙麵人正自發愣呢,“呼啦啦”的,湧過來上百名騎兵,將康熙和胤禵等人嚴嚴實實地護住。為首的,正是康熙派往京城去搬救兵的兩個禁軍頭領中的一個,康熙高興得還未來得及發話,又聽“呼呼啦啦”一陣響,至少有上千名騎兵從康熙等人的旁邊掠過,向著前方的蒙麵人掩殺了過去。這上千名騎兵中,不僅有大批的弓箭手,而且還有數目可觀的火槍手。如此一來,那些蒙麵人武藝再高強,也隻得落荒而逃。此時,天剛剛蒙上了一層黑影。

康熙問身邊的那個禁軍頭領道:“你們如何來得如此之快?”

前書中雖然寫了那麼許多文字,但從夕陽下山到天蒙蒙黑,時間並不長。在這短暫的時間裏,要衝出包圍圈到京城裏去搬救兵再趕到這裏來,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正好有一支軍隊在城外候著。

那禁軍頭領剛要回話,卻見一匹馬風馳電掣般地躍到康熙的近前。馬上之人,迅捷地翻身下馬,單腿跪在康熙的馬前:“稟皇上,所有蒙麵刺客均已被打散……微臣救駕來遲,乞望皇上恕罪!”

雖然天色朦朧昏暗,但康熙還是一眼就認出,跪在馬前之人,乃朝廷理藩院尚書隆科多。這隆科多,為何會帶兵及時救駕?還有,那些蒙麵人,究竟是受何人指使?

康熙不想在這郊外澄清諸多疑點。既然已經平安脫險,那就等回宮之後再行處理。所以,康熙就高聲言道:“隆愛卿速起,你救駕有功,何罪之有?”

隆科多爬起身子。康熙忽又問道:“隆愛卿,你可曾生擒蒙麵刺客?”

隆科多回道:“那些蒙麵刺客,太過狡猾,微臣曾逮住十多個,但大都自盡身亡,隻剩三人,被微臣結結實實地捆綁起來……”

康熙馬上吩咐道:“那三人要好生看管,萬不可再出什麼意外!”

隆科多“喳”了一聲,不敢怠慢,忙著親自去看押那三個俘虜了。康熙抖擻了一下精神,衝著站在馬後的趙昌言道:“趙昌,起駕回宮!”

趙昌見性命無憂,也不禁精神抖擻起來,急急地扯開尖細的嗓門叫道:“起駕——回宮!”

康熙和胤禵等人雖然保住了性命,但郊外這場變故,卻讓康熙刻骨銘心。保護康熙的那五六百名禁衛軍,戰死十之八九。而隨行的十幾位朝中大臣,更是非死即傷。所幸的是,溫僖貴妃鈕祜祿氏和敬敏皇貴妃章佳氏及阿霖等女眷,卻幾乎絲毫無損。也許,刺客不想無端地去獵殺那些女人。但不管怎樣,康熙從郊外回到皇宮之後,內心的憤怒的確是難以言表。

剛一回到皇宮,康熙便與隆科多一起,對被俘的那三個蒙麵刺客進行了秘密審訊。然而,無論隆科多如何逼問,那三個蒙麵人就是一言不發。

隆科多請求道:“皇上,讓微臣帶他們下去,給他們一點顏色瞧瞧!”

康熙卻搖頭道:“這些江湖殺手,連死都不懼,又豈怕受皮肉之苦?”

隆科多惶然言道:“既如此,他們就是不開口,又為之奈何?”

康熙微微一笑道:“隆愛卿休得焦急,朕自有辦法讓他們開口!”

隆科多不覺睜大了眼:“皇上,不施以酷刑,他們如何肯開口?”

康熙信心十足地道:“朕以為,這些江湖殺手,雖然不懼怕死,但卻渴望活。隆愛卿以為如何?”

隆科多不明白,隻得搖搖頭。

康熙慢慢悠悠地踱到了那三個刺客的麵前,又慢慢悠悠地言道:“隻要你們供出幕後的指使者是誰,朕就恕你們無罪!”

君無戲言。康熙恕誰無罪,誰即使犯下滔天罪行,也將一筆勾銷。故而,康熙如此一說,那三個刺客就不禁麵麵相覷起來。

然而,那三個刺客也隻是麵麵相覷,一時間並沒有說話。康熙不由得暗自思忖道:“莫非,朕估計錯了?”

但康熙不甘心,確切說,他不死心。他幾乎就像任何獨裁者一樣,總是認為自己是始終正確的。所以,他就又大聲地言道:“朕說恕你們無罪,隻是此刻,過了此刻,即使你們全部招供,也難逃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