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一點不錯!”胤禛重重地道,“在我看來,父皇現在最信任的是十四弟。如果讓皇上在諸皇子中選擇,皇上一定會選擇胤禵!”
隆科多急道:“四阿哥,如果皇上廢了胤礽,真的再立胤禵為太子,那四阿哥與我,豈不都是白費心機了嗎?”
胤禛點頭道:“所以我要改變計劃,不能再這樣按部就班……”
隆科多問道:“四阿哥打算怎麼做?”
胤禛回道:“我要在皇上重立太子之前,就坐上大清皇帝的寶座!”
隆科多道:“四阿哥,皇上不立你為太子,你如何做得了大清皇上?”
胤禛“嘿嘿”一陣冷笑:“我已作出決定,從現在開始,我就要尋找機會,準備對他下手!”
隆科多漸漸地明白過來:“四阿哥,你說的那個他,指誰?”
胤禛直視著隆科多:“隆大人,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我說的那個他,你真的不知道是誰嗎?”
隆科多先是不知道,但現在知道了,胤禛口中的那個“他”,隻能是指康熙皇帝。換句話說,康熙的四兒子胤禛要對他的父親康熙“下手”了。
從1708年秋到1709年春,大清皇宮內外,可以說是熱鬧非凡。太子胤礽被廢被囚,新的太子之位,究竟會花落誰家?
從理論上說,除了皇長子胤禔和皇次子胤礽外,其他任何一位皇子,甚至包括那些尚未成年的皇子,比如年僅二三歲的二十阿哥胤禕,都有可能被康熙立為大清太子。所以,胤礽被廢之後,諸皇子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便都把眼睛盯上了大清太子之位。這麼多的眼睛一起盯著太子之位,皇宮內外還不熱鬧非凡?
不過,依諸大臣的眼光來看,大清太子之位最有力的爭奪者,隻有兩位皇子。一個是皇三子胤祉,另一個是皇八子胤禩。
三阿哥胤祉的優勢是,大阿哥胤禔和二阿哥胤礽都被康熙囚禁了起來,他胤祉便是諸皇子中的“大哥大”了。若立胤祉為太子,似乎是既合情又合理的事。更主要的,在諸皇子中,無論是文功還是武業,胤祉都是出於其類、拔乎其萃的。而康熙是一貫看重那些文功武業全麵發展的人。康熙若欲重立太子,當不會不考慮到胤祉。
胤祉看起來有很大的優勢,而八阿哥胤禩的優勢似乎就更大。朝中上下始終以為,在諸皇子中,胤禩是最為寬厚仁慈之人。胤礽剛一被廢,便有大臣向康熙力薦胤禩為太子人選。康熙曾在一次早朝中對文武百官搞了一次“民意測驗”,結果,大約有七成左右大臣認為胤禩是最合適的太子人選。古語雲:得民心者得天下。胤禊如此深得眾大臣之心,還不能得到一個太子之位?所以,如果康熙立八阿哥胤禩為太子,當不會太出人們的意外。
然而,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在康熙的心目中,三阿哥胤祉雖然文功武業都不錯,但平日過於驕橫,總以為自己是天下第一,別的任何人好像都不放在他的眼裏。康熙以為,胤祉缺少一種謙遜的美德。而八阿哥胤禊在康熙的心目中卻正好相反。康熙認為,胤禊雖然十分寬厚十分仁慈,但卻過於寬厚和仁慈了,而缺少一種果斷和魄力。缺少果斷和魄力的人,豈能治理好一個國家,康熙的結論是:胤禊至多隻能做一個親王。
胤祉缺少謙遜,胤禊又太過仁慈,那麼,究竟哪位皇子才會被康熙看中?答案是,康熙已經看中了十四阿哥胤禵。
自那次京城南郊遇險,康熙就已經看出,胤禵雖然年紀尚幼,但不乏謙遜寬厚之德,更兼具英勇無畏之風,有一股凜然和浩然之氣。這樣德才兼備之人,豈不是大清太子的最佳人選?
眾人——包括胤禛在內——所不知道的是,康熙在考慮太子人選的時候,也曾仔細地斟酌過胤禛。畢竟,胤禛是孝恭仁皇後烏雅氏所生,又在諸皇子中排行第四,康熙沒有理由不考慮到胤禛。隻是康熙考慮的最終結果是:胤禛平日雖不顯山露水,但實則城府頗深,是個不宜過分相信之人。既“不宜過分相信”,當然就沒有資格做大清的太子了。也就是說,在康熙的心目中,胤禛確實不宜做大清太子的。
但讓後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康熙既然如此鍾愛十四阿哥胤禵,又為何不迅速地宣布他為大清太子?是康熙還有什麼顧慮,還是康熙過於疏忽了?若是前者,他究竟還有什麼顧慮?若是後者,他為什麼會過於疏忽?
隻不過,太子之位一直懸而未決,倒讓胤禛覺得十分地快慰。如果康熙馬上就立一個新太子,那就會給胤禛帶來新的麻煩。所以,諸皇子在宮裏宮外為太子之位明爭暗鬥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胤禛卻在自己的貝勒府中按兵不動。他隻是這麼陰陽怪氣地對隆科多道:“他們這麼賣力地爭來鬥去,到頭來,可能隻是一場空啊!”
胤禛又這麼吩咐隆科多道:“要實現我最終的計劃,趙昌是個很關鍵的人物。你可以不惜銀兩地與他套近乎,力爭讓他為我所用!”
隆科多遵從胤禛的命令,有事沒事的就去宮裏走兩圈,和趙昌拉拉關係,一有時機,就給趙昌塞上點好處。就這樣,幾次下來,兩個人的關係也開始不一般,後來就發展到以兄弟相稱的地步了。趙昌說隆科多是一個講義氣的人,而隆科多就誇讚趙昌是一個比較率直的人。這樣一來,康熙的所有事情,基本上也就掌握在胤禛的手裏了。
胤禛對康熙下手的準備已經做的差不多了,沒想到這又發生了一件小插曲,這是任何人都沒能料到的事情。
1709年的三月,在這天的早朝中,康熙突然對眾人宣布,要將獄中的胤礽釋放出來,並且要恢複他的太子之位。
康熙的這個旨意,任何人都沒有料到,這讓朝中上下包括胤禛在內都是無比的吃驚和意外。
不過,最為吃驚和震撼的當然要屬於四阿哥胤禛了。本來所有的計劃都已經完滿,可是康熙的一道聖旨不得不讓他中斷自己的計劃。胤礽又恢複了太子之位,也就是說,現在並不是除去康熙的問題了,而是太子。隻要太子的位置存在一天,他胤禛就不可能登上那九五之尊的帝位。所以,胤禛隻好先將自己的計劃放下,然後又全心全意地放在了太子胤礽的身上。
胤礽複立太子之位,自然有人歡欣鼓舞。比如步軍統領托合齊、刑部尚書耿額和兵部尚書齊世武等人。不過,也有人對此惶恐不安。比如理藩院尚書隆科多等人。胤礽剛一複立為太子的當天中午,隆科多就神色慌張地溜進了胤禛的貝勒府。
一見著胤禛,隆科多就急急忙忙地道:“四阿哥,胤礽複立為太子,恐對我隆某不利啊!”
胤禛自然理解隆科多的心情。隆科多的擔心也不無道理。不過,聽了隆科多的話後,胤禛卻淡淡地一笑道:“隆大人不必如此緊張。我以為,胤礽不會對你怎麼樣的!”
隆科多將信將疑地問道:“四阿哥莫不是在安慰隆某?”
胤禛緩緩地搖了搖頭道:“隆大人,你我可以說是一根繩子上拴著的兩隻螞蚱,我又何必安慰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