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一百一十四 理由(1 / 2)

幾人又開心地聊了一陣,然後,王英等人便起身告辭。

吳用則留了下來。

仆役門撤了酒菜,上了香茶,兩人重新在屋內分賓主坐下,還未坐定,宋江起身向著徐獻深深一鞠:“悔不聽先生之言,太小看了徐獻的能力,今日謀事太急,浪費了這等大好事的機會。”

看來,宋江雖然笨,還有點可取之處,便對他的錯處毫不抵賴。

也是,若沒有些過人之處,以他的智力,怎麼可能混到今日這位置上來。

就算吳用之前對宋江的能力有什麼不滿,如今他這收買人心的舉動一做出來,肯定也會煙消雲散。

吳用忙站起來相扶,急道:“宋大哥勿需如此!”

他頓了頓,又道:“這一切,其實怪我謀事未細。徐獻幾次征伐都是智計百出,我早該知道他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的,應該謀劃得更周詳一些,這次動手太急,才讓徐獻鑽了空子,下次他有了警惕,隻怕更不容易對付了。”

看宋江臉有憂色,他又笑起來:“不過,也勿需太過擔心,宋大哥在威望、人脈及星宿下凡的影響力方麵有極明顯的優勢,隻要我們善加利用,當可盡收梁山眾兄弟之心,到時再回過頭來對付徐獻也就輕而一舉……”

說到這裏,他突然發現宋江臉色有異,停下話,奇怪地看著宋江:“宋大哥,你是不是有什麼心事,有話請但說無妨。”

宋江遲疑再三,這才猶猶豫豫地道:“宋江是有事欲問先生,但請先生勿怪宋某多心。”

吳用道:“但請直說。”

宋江道:“宋江有些奇怪,雖然不才與先生神交已久,但就實際裏講,徐獻才是先生救命恩人,如何先生會幫著我對付他呢?”

這話正是屋頂的徐獻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當下趕緊聽對方如何應答。

吳用慚然低頭:“是我吳用對不起他!”

長歎一聲,又頓半晌,他才繼續道:“事實上,吳用早就算計著如何才能把他趕出梁山,隻是宋大哥恰逢其會,吳用這才跟了宋大哥。”

這話一出,屋內屋頂之人都是一驚。

宋江大惑道:“先生何有此意?”

吳用搖頭道:“便是因為他的身份!”

他又是一聲長歎:“他的身份定會有暴露之日,到時間,肯定是舉國來剿,別看梁山如今這麼風光,但也絕無可能抵住舉國之力,若他留在梁山,隻會為梁山眾兄弟招來滅頂之災,若隻我吳用一人我倒夷然不懼,但為梁山所有兄弟著想,我不得不將他趕下梁山。”

原來如此,難怪他連救命之恩都不顧了!屋上屋下之人都是一臉恍然。

徐獻算是理解了吳用的做法,但他對吳用的想法不以為然。

在世界史上,宋朝確實是一個創造了經濟奇跡的朝代,甚至有人推測,若非被元朝滅亡,隻怕能領先世界幾個世紀率先建立起資本主義製度,但在軍事上,先天的不足和後天的打壓注意了它隻能畸形地發展,宋朝開國這時或還有一戰之力,到如今,軍事方麵已經糜爛至無法收拾,甚至到了遼國要被滅亡時都未能在遼國身上求得一勝,也正因為如此,才會使曾經的盟友金國大為看輕,兩年之後便挑起滅亡北宋的戰鬥。

在徐獻看來,吳用是過於看高了宋朝的軍事實力,事實上,書中無數次的損兵折將已經證明,宋朝對梁山眾人實際是沒有任何的辦法,若非如此,徐獻當初也不會想到逃上梁山。

隻不過,徐獻更知道,這種話,就算說出來吳用也不可能相信。

再說了,當了梁山這麼久的頭領,或多或少都有了些感情,如果讓宋江當了老大,招安赴死的結局,是徐獻無論如何都不願意看到的。

既然不可能退讓,那這場擂是非打不可了,徐獻歎了口氣,馬上用力搖了搖頭,振奮起精神:“那麼,吳用,就讓我用事實來證明,你我的選擇空間誰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