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武鬆上梁山時正是徐獻離開梁山“打名氣”的時間,等他回梁山後,武鬆早投到宋江麾下,對武鬆性情比較了解的他知道沒什麼機會,加上當時眾多武將在手,雖然惋惜,還是舍掉了。
徐獻當時也是覺得奇怪,潘金蓮都被他弄到手了,武鬆怎麼會上梁山,後來一想,以武大郎的模樣性格,再娶幾個老婆結果估計都差不多,而武鬆的脾氣,又如何忍得。
實在沒想到,過了這麼久,在死了不少幹將,散了不少“好漢”後,居然能收得武鬆,對徐獻來說,真算是一點額外的驚喜。
而徐獻最終選擇和平處理宋江手下原因,也是因為梁山實在是經不住第二次內耗。
辦完此事,然後他便以“救命者”的姿勢去解救了花榮。
花榮聽到宋江死時的表情卻古怪得讓徐獻緊張。
他擔心的不是花榮會報仇,宋江幹過的事一經揭露,誰都隻會說他該死,徐獻怕的是,花榮對於招安一事還報著一定的幻想。
關勝、秦明,哪個不是義氣深重的好漢,但都無法抵禦招安的誘惑,同樣是朝廷將軍出生的花榮,他之前對於徐獻的保護,也僅僅是出於義氣,徐獻還清楚地記得,當初花榮說過的放走他後會向宋江陪罪的話。
這一切都說明,花榮並不打算和宋江翻臉,對於朝廷招安,則是抱著極歡迎的態度的。
徐獻並不說破這點,隻是暗暗下定了決心。
內憂暫時整頓完,接下來便是外憂。
最眼前的便是曾頭市。
好在有宋江的招安在前,以前他們和曾頭市的對戰都是假打,借著這個關係,徐獻指揮宋江本部,在又一次“演戲”中,突然發動襲擊,一舉攻下毫無準備的曾頭市,將史文恭、曾家滿門一網成擒,終於是給晁蓋報了血海深仇。
打好了第一仗,也終於振作起了內亂過後的梁山眾人的士氣。
不過,才剛開始歡慶,後方的消息便傳來了,三天之後,王英將會迎娶扈三娘。
這其實是宋江等人商量好的方法,若徐獻不回梁山,那便拿出最後一招,直接迎娶扈三娘。
當初想的是逼徐獻回梁山,王英並不知道這邊已經是情況大變,見徐獻未回,他立即按約定定了婚期。
徐獻暗暗咬牙切齒,不是王英提醒,他差點忘記了,梁山還有這衰人等待他去收拾。
帶上精英小隊,他讓大軍緩行,自己攜了楊誌往梁山趕,而李逵在屢次因不會騎馬而被拋下後也痛下決心練熟了騎術,這次得已跟上大隊。
宋江當初的時間還是算得挺好的,晝夜急趕,當徐獻到達梁山時,正好三天。
聽到梁山上隨風傳來的喧天鑼鼓,連衣甲都來不及解,徐獻帶著手下直接衝上去。
這些敲鑼打鼓披紅掛綠的都是梁山嘍羅,當初扈家為了提高他們在梁山的地位,早將徐獻對扈三娘有意的事情傳得人人皆知,而徐獻的殺戮決斷他們這些當手下的更是清楚不過,見王英要強娶扈三娘,嘴上沒說,但人人都是暗暗捍著把冷汗。手裏打著鼓,心裏更是打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