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就這樣悄悄的來了,如果說高四的生活一半是痛苦一半是快樂的話,那剩下的一半希望都是快樂的。
想想高一、高二寒假的時候,那個時候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可以浪費,早上睡到十一二點鍾,吃完中午飯又接著睡,就像豬的生活那樣簡單,不需要有太多的理由告訴你,大多時候豬比人更幸福,因為你還沒有感覺到睡覺是一件多麼舒服的事情,剩下的就是期盼著早點過年,打開口袋撈點壓歲錢,然後屁顛屁顛的跟著父母回老家過年,在侄兒侄女麵前假裝自己還是蠻可愛,在親戚朋友麵前假裝長大成熟,當他們懷疑你有早戀傾向的時候,你會想出N個理由來證明自己是多麼的冤枉,然後在空間說說上證明你是多麼的渴望,對那些發育遲緩,隻知道讀書的同伴你是多麼的不以為然。
直到上了高三,晚上埋頭苦幹到十一二點,早上五六點鍾就要扭扭捏捏的起來繼續突擊,沒有了星期天,沒有了往日的閑逛,桌子上沒有了言情小說,抽屜裏沒有了可口的零食,書包裏沒有了周末的電影票,手機上沒有了憤怒的小鳥,每天隻有該死的刺耳鬧鈴,討厭的各種補習班高分班和衝刺班,做不完的考題堆如山,在一切以考試為中心的生活裏,很難找到一股透氣的縫隙,至於高四的這群可憐鬼,看著往日的同窗在微博上顯耀大學生活是多麼的浪漫,內心又恨又惆悵,如果自己去年多努力一點,如果自己去年運氣在好一點,今天關注他們的人就不會是一個徘徊在高四的大齡兒童了。
這個事實,高四代的人早晚都得麵對。
馬從英站在辦公室門口,目光深邃的注視著空空蕩蕩的校園,高一、高二的學生已經放假了,高三學子正常上課,這兩天是周末,學校決定放假兩天,這兩天學校將會組織30名所謂品學兼優和進步最快的同學,到農村去為期半天“愛心行”實踐考察,馬從英歎了口氣,對身旁的劉一授說道:“老劉啊,你覺得這個活動該怎麼搞。”
劉一授也歎了一口氣,慢條斯理的回到:“這些新生代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普遍缺乏社會責任感,我想活動的重點還是要圍繞這個主題開展。”
馬從英笑了笑,不語,中國的教育她是非常的清楚的,這一點不能歸到哪個年代,不是他們不想奮鬥或者承擔,而是他們還沒有這些經曆來成熟。
“其實他們已經很不錯了,隻是壓力太大了,對於很多人來講,高考就是一輩子的事啊。”馬從英說完朝她辦公室緩緩走去,劉一授是位很好的追隨者,聽到校長這份語重心長的話,補充道:“校長你真是憂國憂民啊,如果你早來幾年,一中的管理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匱乏了。”
“有些東西一個人是左右不了的,我還是那句話,有一天人們提起我的時候,能夠說我還是為一中幹了一些實事,那我就心滿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