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世界是由物質和組成的。客觀存在的物質與之組合構成客觀世界中的一切事物。
人是存在於客觀世界中的高等動物,也是客觀存在的事物。人對於客觀世界的認識主要通過人類自身的感覺器官來加以認識。
但是,人類自身作為一個事物,對於客觀世界中的認識主要是客觀存在的,人類通過事物的之現象來認識客觀存在的事物的性質。由於受自身感覺器官的局限性之影響,對於客觀世界的認識也隻能是局部的、片麵的。
人類通過現象看世界,與客觀世界的本質之間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人類隻有正視自身生理缺陷的不足,透過現象看本質,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徹底地認識自己生存的客觀世界。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客觀存在的,而且都在不斷地運動和發展著,沒有孤立存在之個體,也沒有不與外界發生聯係的事物。事物發展的規律遵循由小到大、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的變化過程。
客觀存在的物質各自都具有自己的屬性,但物質屬性的不同主要是由產生該物質的所引起的,的變化產生物質屬性的不同,同時產生出不同屬性的物質,也是引起物質與物質之間的必然聯係。
世界上萬事萬物之間都有聯係,從係統的角度看,事物不僅是一個動態的係統,而且是按照嚴格的等級和層次聯係起來的。事物在動態變化之中的各種關係極其複雜,但並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有著一定的層次和結構。
事物是由一係列的物體和所組成的。物質和之組合構成事物的一個基本單位。有了上一章節中關於物質的抽象概念,我們就可以進一步分析一下事物的存在所具有的基本性質。
1:事物
在客觀世界中所存在的地球、空氣、汽車、房子、河水、橋梁、行星、人造衛星、動物、植物等事物,它們都是一係列的物體所組成的客觀存在。
1.1:物體定義
我們將若幹個相互之間具有分關係的物質組合在一起所構成的個體稱之為物體。同時,將這些物質稱之為構成物體的物質,該物體稱之為這些物質所在的物體。
物質的產生是由產生該物質的所引起的,前一輩物質的屬性為物質的產生提供了必要條件。產生構成物體全部物質的所有之綜合構成了產生該物體的綜合。
在不發生概念混淆的情況下,簡單地講:產生物體的是關於構成物體的物質的所組成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就是組合成該物體的全部物質所具有的一切。
物體所有物質的全部屬性構成該物體的綜合屬性,物體的產生是由引起的,舊物體的屬性為產生下一個新物體的的變化提供了必要條件。
物體的屬性是關於物質屬性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包含了構成該物體的所有物質所具有的全部屬性。由於產生物質的具有隱藏性,導致產生物體的也具有隱蔽性,因此,物質的屬性具有可知和未知性,同時,物體的屬性具有不可窮盡性。
在物體的屬性之中,有的可以被人類直接或間接地認識和掌握,有的屬性雖然客觀存在,但由於產生物體的輔助條件具有隱藏的屬性,因此,物體的屬性未必能夠全部被人類所認識和掌握。科學的任務就是透過表象看本質,認識和掌握物體更多的屬性,以便使人類更好地認識自然和創造未來。
客觀世界中存在著無數個相互不同的物體,客觀世界就是由這些萬物組成的。在日常生活之中,人們通過物體的可知屬性發現,許多存在的物體都擁有比較相類似的屬性。這就是說,雖然不同的物體具有不同的屬性,但是,物體所具有的屬性之中存在著部分屬性與其他物體之間有著相同之處。
我們將物體所具有的區別於其他物體的屬性稱之為該物體的本質性質,簡稱為該物體的本性。將物體與其他物體共同擁有的屬性稱之為該物體的基本性質。
物體的本性與構成物體的物質本性不同。物體的本性除了具有構成該物體的物質的各個本性以外,同時,還具有物體自身所具有的個體本性,這個體本性的產生是由產生該物體的所決定的。同樣,物體的基本性質與構成物體的物質的基本屬性之間也存在著區別。
1.2:事物的基本屬性
對於一個客觀存在的事物來講,組成該事物這一係列的所有物體,由於產生物體之不同,除了擁有相同的基本性質以外,同時還具有以下六個基本屬性:
唯一性:構成事物的所有物體,相互之間各不相同。因為物體的存在是唯一的,所以,組成一個事物的所有物體,其相互之間各不相同,都具有各自區別於其他物體的屬性。
異空性:構成事物的所有物體,所處不同的空間。空間作為一個客觀存在的大物體,其存在也是唯一的,構成一個事物的所有物體都處於不同的空間之中。或者說,在同一個空間之中,對於組成一個事物的物體來講,如果存在的話也隻能存在一個物體、而不可能存在著兩個物體。
次序性:構成事物的所有物體,按時間前後次序有序排列。因為的變化具有連續性,所以,由此產生的物體同樣具有連續性,由異空性得到它們之間按時間前後次序有序排列。也就是講,組成事物的物體是經過物質一代一代變化而來的,或者說是物體從舊的到新的交替一代一代循環變化而來的。
錯時性:構成事物的所有物體,所處不同的時間。因為空間的存在反映為時間的瞬間存在,時間的變化反映為空間的變化,所以,組成一個事物的物體處於不同的時間點,其相互之間所處的時間不同。
連續性:構成事物的所有物體,都是連續不斷地從一個舊物體在的作用下發展成為一個新物體。在經過的時間間隔之上,任何一個時間點都有物體的存在。它是由的第二屬性得到的。
分解性:構成事物的所有物體,在任何一個時間點上都可以分解或組合。也就是講,物體在發展的過程之中,在不改變物體基本屬性的基礎上,可以分解成若幹個物體後與其他若幹個物體之間同時建立起分關係。它可以由的第一屬性得到。
1.3:事物的發展形態
事物的發展過程,也是產生構成該事物物體的的變化過程。事物的發展是由事物基本單位中的所決定的,構成事物物體自身所具有的基本屬性為事物的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
當人們看到汽車從甲地行駛到乙地的時候,汽車的位置發生了改變。那麼,乙地的人所看到的汽車是不是原來甲地的汽車?如果甲地和乙地的人所看到的汽車是同一輛汽車,那麼,是否就意味著世界上存在著兩輛相同的汽車呢?
汽車是客觀存在的物體,因為世界上不存在兩個相同的物體。也就是說,甲地的汽車根本就不可能行駛到乙地。因此,乙地的人所看到的汽車不是原來甲地的汽車,它們的不同之處在於構成甲、乙兩地汽車在空間之中的位置關係發生了變化。
動態發展
我們將構成單位事物原組合中的物體與其他物體之間的分關係發生變化的原組合稱之為事物的動態發展。
事物的動態發展過程是的變化過程,是產生構成事物物體的的一種連續變化形式,反映在所產生的物體與周圍的物體之間的分關係在發生改變。
《時空哲學》主要研究的重點是事物存在於時空之中的相互關係。如果從構成事物的物質屬性來看,構成乙地汽車的物質是構成甲地汽車的物質經過的連續變化而來的。或者說,乙地的汽車(物體)是由甲地的汽車(物體)通過連續發展而來的。至少說,甲、乙地汽車的不同之處在於:乙地的人所看到的汽車比甲地的人所看到的汽車要“舊”。
事物的動態發展是構成事物的物體在地點位置上發生改變的發展,事物的發展又都是產生物質之變化的具體表現。因此,事物的動態發展也是產生構成物體的物質其連續變化的過程。“汽車從甲地行駛到乙地”,正確地說應該是:“甲地的汽車動態發展至乙地的汽車”。
反過來說,如果汽車還是停留在甲地,汽車的位置沒有發生改變。那麼,前麵的人所看到的汽車與後麵的人所看到的汽車“好像差不多”。
但是,從本質意義上講,汽車無論行駛與否,其組成該汽車的物質在的作用下,不斷地變化產生新的物質,使新的物質看上去比舊的物質還要“舊”。
靜態發展
我們將構成單位事物原組合中的物體,在一定的範圍之內與其他物體之間的分關係不發生變化的原組合稱之為事物的靜態發展。
事物的靜態發展過程也是事物的發展過程,是產生構成事物物體的的一種連續變化形式。其中,事物的發展是絕對的,而事物的靜態發展是相對的。
事物的靜態發展有的較為明顯,如:植物的生長。但有的就不太顯現,俗話說:高樓大廈千年才會風化。“穩如泰山”,但科學研究證明,泰山在100萬年間升高了幾百米;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近50萬年內上升了16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