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日晴,大風。懶不赴部。午後謝西園來。晚何燮侯招飲於厚德福,同席馬幼輿、陳於盦、王幼山、王叔梅、蔡穀青、許季市,略涉麻溪壩事〔4〕。
二十五日晴,風。無事。
二十六日上午赴池田醫院。下午收本月俸二百四十元。同夏司長、胡綏之赴瑠琉[璃]廠買土偶不成,我自買小灶一枚,銅圓三十。遊書肆,買《十七史》一部二十八函,三十元;《郘亭知見傳本書目》一部十本,十四元。晚稻孫來,同季市飲於廣和居。收廿一、廿二日《越鐸》各一分。
二十七日曇。午後赴西河沿交通銀行以紙幣易銀。又赴東交民巷日本郵局寄羽太家信並銀二十五元,又寄相摸屋書店信並銀四十五元,又代季市寄十五元。夜風。寫謝承《後漢書》畢,共六卷,約十餘萬字。
二十八日晴。上午寄二弟及三弟信(十九),附本月家用五十元。夜寫定謝沈《後漢書》一卷。〔5〕二十九日晴,小風。上午赴池田醫院診並取藥,付值一元二角。午後往前門內臨記洋行買牙粉、肥皂及餅餌等。晚收二十三日《越鐸》一分。夜寫定虞預《晉書》集本。〔6〕三十日曇。星期休息。上午王懋熔來訪,尚臥未見。午後子英來。下午得二弟信,二十四日發(19)。收三[二]十四至二十六日《越鐸報》各一分。收二弟所寄《小學答問》五冊,《沈下賢集》抄本〔7〕二冊,烏絲闌紙三帖,並二十四日付郵。晚紫佩到京,至邑館。
三十一日上午得呂聯元自新昌來信。收《通俗教育研究錄》第六期一冊。午後同夏司長及戴螺舲往全浙會館,視其戲台及附近房屋可作兒童藝術展覽會會場不〔8〕。下午寄二弟信並買書錢五元(二十)。夜寫虞預《晉書》畢,聯目錄十四紙也。
注釋:
〔1〕寫謝承《後漢書》始這是魯迅手寫謝承《後漢書》集校定本。本月二十七日寫畢,並作《謝承<後漢書>序》,序文現編入《古籍序跋集》。
〔2〕讚助以舊文為音符讀音統一會在核定音素、采定字母時爭論激烈。在字母問題上主要分三派:一、偏旁派,仿日本片假名,用音近之漢字,任取其偏旁筆畫為字母;二、符號派,自定符號以為字母;三、羅馬字母派。各派爭持不下時,魯迅與許壽裳、朱希祖、馬幼漁、錢稻孫等,提議以章炳麟一九○八年曆擬的一套標音符號為基礎製定字母。
〔3〕西泠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的藝術團體,並出版發售金石、考古、美術等方麵書籍和用品,一九○四年創立於杭州。其後社長吳昌碩在上海另設西泠印社,經營圖書、治印等業務。
〔4〕麻溪壩事麻溪壩在紹興北部臨浦鎮東南,明清以來當地人常為該壩的廢留發生紛爭。一九一二年省議會陳請廢壩,縣議會反對。雙方均通電各省同鄉會及北京政府,爭執不已。本月,當地天樂鄉的四十八村村民群起將該壩拆除。
〔5〕寫定謝沈《後漢書》一卷魯迅於上年八月二日從汪輯本中錄出,本日寫定。
〔6〕寫定虞預《晉書》集本魯迅校錄已經散佚的晉代虞預《晉書》,於三月三十一日抄畢並作序,序文現編入《古籍序跋集》。
〔7〕《沈下賢集》抄本本日收到之抄本,係魯迅一九一二年初在南京時與許壽裳等借江南圖書館藏書錄出並作校勘。一九一四年四月六日起又據此本謄正。
〔8〕指選擇兒童藝術展覽會會場事。一九一二年九月,教育部決定於次年夏季舉行全國兒童藝術展覽會。本年三月各地展品陸續送到,故本日魯迅與夏曾佑等開始選擇會場。後因反袁的\"二次革命\"爆發,展覽會延至一九一四年四月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