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日晴,風。夜校《嵇康集》畢,作短跋係之。續寫《石屏集》第六卷。
二十一日午後通俗圖書館〔3〕開館,赴之。以譯文付《教育部月刊》。晚得二弟十七日發(19)信。
二十二日晚至同豐堂就宴,詩荃訂婚,季市代銘伯招也,同席約十餘人。
二十三日上午寄二弟書一卷,內《教育部月刊》第八期一冊,《會稽王氏銀管錄》一冊。晚許季上來。
二十四日晴,大風。上午寄二弟信(二十)。晚宋子佩來。
二十五日上午憶農伯至部見訪。下午至青雲閣理發,又買加非薄荷糖。往西河沿同升客富訪憶農伯,坐少頃,同至邑館,晚往廣和居夕餐後別去。得二弟所寄《紹興教育會月刊》五冊,二十一日發。
二十六日星期休息。上午董恂士來,午去。下午往留黎廠神州國光社購《國學彙刊》第六編一部二冊,價一元五分,第一集竣矣。往前青廠圖書分館訪關來卿先生,見之,子佩外出。晚得二弟信,二十二日發(20)。夜大冷。
二十七日上午寄二弟《古學彙刊》第五、六編共四本。午後收本月俸銀一百七十元,其公債券七十元仍未發。晚許季市來,貽以《紹興教育會月刊》一本。
二十八日上午寄二弟信(二十一)。以《紹興教育會月刊》一冊貽錢稻孫。午後戴蘆舲往中國銀行,托以支券換取紙幣。夜風。寫《石屏集》卷六畢,計四十六葉。發熱,似中寒,服規那丸〔4〕。
二十九日晴,風。在部終日造三年度豫算及議改組京師圖書館事,頭腦岑岑然。
三十日晴。王仲猷將結婚,賀二元。下午往前青廠圖書分館交撤舊館員回本館函一件。得東京羽太家信,二十四日發。夜服規那丸一。
三十一日下午得二弟信,二十七日發(21)。晚許季市來。宋紫佩來。夜著棉衣。寫《石屏詩集》第七卷畢,計十八葉。服規那丸一。
注釋:
〔1〕借《嵇康集》一冊魯迅為輯校《嵇康集》,借到叢書堂寫本《嵇康集》作底本,用黃省曾、汪士賢、程榮、張溥、張燮等刻本,以及類書、古注等引文進行輯校。自本月十五日始,至一九二四年六月基本完成。其間並為該書作序、跋、逸文考、著錄考。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又以宋本《六臣注文選》校勘一遍。校本在魯迅生前未能出版。
〔2〕即《兒童之好奇心》。日本上野陽一著,魯迅本月十八日譯畢,二十一日交《教育部編纂處月刊》。十一月發表於該刊第一卷第十冊,未收集。
〔3〕通俗圖書館全稱京師通俗圖書館。社會教育司主辦,由第二科管理。初設宣武門內大街,一九一九年底遷至宣武門內頭發胡同。魯迅常往聯係工作,借閱圖書並贈與書刊。
〔4〕規那丸即奎寧丸,《日記》又作雞那丸、企雞那小丸、金雞納丸、雞那霜丸。當時用作退熱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