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日晴。午後往女師校講,並領學生參觀曆史博物館。往中央公園。下午得三弟信,十七日發。夜劉弄潮來。有麟來。
二十一日晴。上午得廷瑤信,十三日南陽發。以譯稿〔5〕寄李小峰。以詩稿寄還臧亦蘧,附箋一。目寒來並交譯稿二篇。寄三弟信。下午得許廣平信。收《東方雜誌》一本。得紫佩信。夜有麟來。長虹來。得臧亦蘧信。得梓模信並《雲南周刊》。得常燕生信。
二十二日晴。上午得呂琦信,附高歌及培良箋,十八日開封發。欽文來。下午訪衣萍。晚衣萍、曙天來。夜雨。編《莽原》第一期稿。
二十三日曇。晨有麟來。寄許廣平信。複梓模信。午後得李遇安信,即複。下午有一學生送梨一筐。夜有麟來。複蘊儒、高歌、培良信。
二十四日雨。午後往北大講。下午寄許廣平信並《莽原》。夜有麟來。
二十五日晴,大風,午後曇。無事。
二十六日晴。星期休息。上午得孫永顯信並燕誌儁詩稿。午寄小峰以文稿〔6〕。下午衣萍、曙天來。小峰來。伏園來並交春台信及所贈德譯洛蒂《北京之終日》一本,畫信片二枚,糖食二種,幹果一袋。夜長虹、有麟來。
二十七日晴。晨得許廣平信。得向培良信並稿。上午得李遇安信,知前日之梨,其所贈也,在定縣名黃香果雲。晚欽文來並贈小說集〔7〕十本。夜目寒、靜衣來,即以欽文小說各一本贈之。得任國楨信並譯稿一本。
二十八日晴。上午寄伏園信。寄李遇安信。有麟來。午後得許廣平信並稿。下午收奉泉百六十五元,前年九月分訖。還齊壽山泉百。夜向[尚]鉞、長虹來。寄伏園信。
二十九日晴。上午寄許廣平信。寄陳空三信。午後有麟來。晚往留黎廠商務印書館買《說文古籀補補》四本,四元。夜得培良信,二十七日發。
三十日曇。午後衣萍、小峰來,並送三月分《京報》稿費卅。得丁玲信。得蔣鴻年信。夜小酩來。H君來。有麟來。
注釋:
〔1〕即《這是這麼一個意思》。後收入《集外集拾遺》。
〔2〕邀長虹、培良、有麟共飲席間,魯迅等商定創辦《莽原》周刊,並於十天後開始編輯。
〔3〕即《魯迅啟事》與《忽然想到(五)》。兩文均發表於《京報副刊》。前者編入《集外集拾遺補編》;後者收入《華蓋集》。按:自本月初至下旬,《京報副刊》編輯孫伏園離京,該刊由李小峰代編。
〔4〕旭社北京大學學生的文學團體,出版《旭光》旬刊。來信係向魯迅約稿。
〔5〕即《徒然的篤學》。雜文,日本鶴見祐輔作,魯迅譯文發表於四月二十五日《京報副刊》,後收入《思想。山水。人物》。
〔6〕即《死火》、《狗的駁詰》。後均收入《野草》。
〔7〕指《短篇小說三篇》。許欽文作,北京沈訥齋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