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日星期。晴。上午得鳳舉信。下午王品青來。夜得有麟信。
二十三日晴。上午訪[往]北大講。午訪韋素園,其在[在其]寓午飯。寄張鳳舉信。
二十四日晴。上午往女師大講。下午寄新女性社文一篇〔5〕。寄許欽文信並《熱風》二本。寄三弟信並《熱風》三本,叢蕪小說稿一篇。
二十五日晴。上午往中大講。下午得三弟信,二十日發。夜衣萍來。素園、靜農、季野來。
二十六日晴。上午得向培良、黃鵬基信。午後往黎明講。得韋素園信。下午矛塵來。寄婦女周刊社信並稿〔6〕。晚子佩來。得衣萍信。得顧孟餘信。
二十七日晴。上午往大中講。訪李小峰。午後風。往女師大講。沈尹默贈《秋明集》二本。夜風。有麟來。伏園、春台、惠迭來。
二十八日晴。晨寄三弟信。上午季市來。寄贈洙鄰《小說史略》一本。午後往山本醫院診。往教育會〔7〕俟顧孟餘不至。晚訪李小峰。夜培良來。從精華印書局所製銅板五,鋅板六,其價為十六元六角六分。得顧孟餘信。
二十九日晴。上午往教育會訪顧孟餘。午訪韋素園。訪李小峰。下午季市來。品青來。曙天、衣萍來。夜譯《自然主義之理論及技巧》〔8〕訖。
三十日晴。上午往北大講。訪李小峰,見贈《大西洋之濱》二本,又交泉百。訪韋素園。下午季市來,同至女師大教育維持會送學生複校〔9〕。晚大風。季市來。夜有麟來。伏園來並還《越縵堂日記》二函,春台同來並贈《大西洋之濱》一本。
注釋:
〔1〕往女師大教務會議會上討論舊生複學問題。
〔2〕《往星中》之書麵畫陶元慶應魯迅之托而作。
〔3〕即《十四年的"讀經"》。後收入《華蓋集》。
〔4〕定印圖像即定製《出了象牙之塔》封麵及插圖的銅、鋅版。
〔5〕即《堅壁清野主義》。後收入《墳》。
〔6〕即《寡婦主義》。後收入《墳》。
〔7〕教育會指北京教育會,會長顧孟餘,會址在北長街。
〔8〕《自然主義之理論及技巧》論文,日本片山孤村所作,魯迅譯文後收入《壁下譯叢》。
〔9〕女師大複校一九二五年十一月底,北京工人、學生及各界人民為要求關稅自主,舉行示威遊行,提出"驅逐段祺瑞"的口號;段祺瑞集團的政客紛紛潛逃。本日,"國立女子大學"學生得知章士釗已逃往天津,即倡議女師大複校,並公推代表十餘人往宗帽胡同歡迎女師大學生返校。下午女師大學生六十餘人在魯迅等護送下返回原校,並發表取消女子大學,恢複女師大的複校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