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日晴。下午寄璿卿信。寄培良信。
二十四日晴。下午收璿卿所寄畫一幀。〔7〕寄壽山信。寄霽野、叢蕪信。
二十五日晴,風。午林夢琴邀午餐。下午寄淑卿信,內附與欽文信,又刊物一包九本,內附璿卿畫一枚。寄王衡信。寄李季穀信。
二十六日晴,大風。下午寄景宋信。林河清來。晚蔣希曾來。夜觀電影。
二十七日晴。晨蔣希曾及玉堂來,同乘小汽船往集美學校〔8〕,午後講演三十分,與玉堂仍坐汽船歸。得廣平信,二十三日發。夜禮堂走電,小焚。
二十八日星期。晴。上午得漱園信,十六日發。得淑卿信,十七日發。得靜農信,二十日發。得鄺富灼信,二十四日發。晚魏兆淇、朱斐、王方仁、崔真吾合餞伏園於鎮南關之一福州小飯店,邀同往,飲撰頗佳。
二十九日陰。上午寄淑卿信。寄漱園信。寄三弟信。寄廣平信。午後收廣平所寄毛線背心一件,名印一枚,十七日付郵。得靜農信,十七日發。
三十日晴,風。午後收商務印書館所寄英譯《阿Q正傳》三本,分贈玉堂、伏園各一本。下午得淑卿信,廿三日發。得欽文信,同日發。得有麟信,廿二日發。又得仲芸信,同日發。得漱園信,廿三日發。得矛塵信,廿六日發。得三弟信,廿七日發。夜雨。
注釋:
〔1〕指《墳。題記》及《墳》的目錄。
〔2〕即《廈門通信(二)》。後收入《華蓋集續編》。
〔3〕中山大學原名廣東大學,一九二四年二月由原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廣東公**科大學、廣東公立農業專門學校合並而成。一九二六年九月為紀念***更名中山大學。同年十月改校長製為委員製,並重行厘訂規章製度,進行改革。魯迅被聘為該校教授。
〔4〕即《寫在<墳>後麵》。後收入《墳》。
〔5〕林玉霖妄語,繆子才痛斥是日懇親會上學生指導長林玉霖說:校長對教職員的體貼真如父母一樣。這話遭到哲學係教授繆子才的痛斥。
〔6〕即《所謂"思想界先驅者"魯迅啟事》,魯迅以此稿同時寄韋素園、李小峰、孫福熙、章錫琛等,分別發表於《莽原》半月刊、《語絲》周刊、《北新》周刊、《新女性》月刊。後收入《華蓋集續編》。在寄韋素園稿中另有《範愛農》一篇,後收入《朝花夕拾》。
〔7〕即《墳》的封麵畫。陶元慶作。因許欽文對校三色版較有經驗,故魯迅於次日將畫稿寄許羨蘇轉許欽文在京印製。
〔8〕集美學校陳嘉庚於一九一二年創辦。一九二六年時校長為葉淵。魯迅應邀往該校講演,記錄稿經魯迅修訂後於十二月二日寄回該校。因所講內容與葉淵觀點不同,《集美周刊》未刊登。講稿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