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日晴。晨季市來,午同至興華樓午餐。午後往內山書店買《マルス美術叢書》二本,《黑旗》一本,共泉七元一角。夜同三弟及廣平觀電影。
二十三日星期。晴。上午李式相來,並致易寅村信。衣萍、曙天來。午邀衣萍、曙天、春台及三弟往東亞飯店午餐。下午黎錦明寄贈《破壘集》一本。夜同許希林、孫君烈、孫春台、三弟及廣平往近街散步,遂上新亞樓啜茗,春台又買酒歸同飲,大醉。
二十四日晴。下午沈仲九來。晚季市來,同至東亞食堂夜飯,並邀三弟及廣平。
二十五日晴。午後藍耀文、李光藻來,未見。下午李式相來,同至勞動大學演講〔11〕約一小時。夜同三弟及廣平至日本演藝館〔12〕觀電影。
二十六日晴。晨有麟來。上午衣萍、小峰來並交台靜農、李霽野信各一。得有恒信。午往東亞食堂飯。下午壽山來,夜同至中有天飯。得紹原信。夜半腹寫二次,服Help八粒。
二十七日曇。午後閱內山書店,買書四本,共泉九元。
二十八日晴。上午得紹原信並譯稿。下午往立達學園演講〔13〕。
二十九日晴。午得未名信二,不知何人。午後同廣平往內山書店買《海外文學新選》二本,共泉一元四角。
三十日星期。上午得夏丏尊信。晚衣萍、曙天、小峰來。
三十一日晴。上午得淑卿信,二十四日發,又《昆蟲記》二本,書麵一枚。午後往內山書店買《昆蟲記》一本,文學書三本,共泉八元。下午方仁來。夜陳望道君來,約往複旦大學〔14〕講演。
注釋:
〔1〕共和旅館在上海愛多亞路長耕裏(今延安東路一五八弄)內,魯迅本日起寓此,八日移居景雲裏。
〔2〕北新店指設在福州路的北新書局門市部。
〔3〕內山書店以出售日文書籍為主的書店。日本人內山美喜、內山完造創辦於一九一七年,先設在北四川路魏盛裏(今四川北路一八八一弄)內,一九二九年遷至北四川路底施高塔路(今山陰路)。魯迅通過該書店購置書籍,收轉信件及會友,有時亦托其代售自己或友人的被禁著譯。在白色恐怖嚴重和一二八戰爭時,曾到該店及其支店避難。
〔4〕三弟寓指周建人當時在景雲裏的寓所。
〔5〕景雲裏位於橫浜路。魯迅是日移居弄內二十三號;次年九月九日移居十八號;一九二九年二月二十一日移居十七號。一九三○年五月十二日遷至北四川路拉摩斯公寓(即北川公寓)。
〔6〕書款八十元係廣州北新書屋代銷未名社書刊的餘款。
〔7〕黎錦明、葉聖陶來他們此來係請魯迅為黎所著小說《塵影》作序。
〔8〕王望平招飲席間商辦中國濟難會(後改名革命互濟會)刊物《白華》雜誌事。
〔9〕銅版一方即《小約翰》封麵銅版。
〔10〕寄小峰稿疑為《唐宋傳奇集》校樣。
〔11〕至勞動大學演講勞動大學,創辦於一九二七年。當時易培基任校長。是日魯迅往講《關於知識階級》,由黃源記錄,講稿現編入《集外集拾遺補編》。
〔12〕日本演藝館即上海演藝館,《日記》又作"歌舞伎座",在北四川路橫浜橋附近。
〔13〕往立達學園演講立達學園,本部設在江灣鎮。一九二五年二月由浙江上虞春暉中學部分教員募款籌辦於上海,初名"立達中學",下半年改名立達學園。分初中、高中及藝術專門部。校長匡互生。是日魯迅往講《偉人的化石》。講稿佚。
〔14〕複旦大學當時為私立綜合性大學。一九○五年法國教會辦的震旦學院的愛國師生,為反對法帝國主義的文化侵略,脫離原校,自辦複旦公學,一九一七年改稱大學,校長李登輝。